第三百三十七章 首辅就这么下台了-《大顺小吏》
第(2/3)页
“沈首辅的事,只是一个引子。我只是在想,我们皇上有没有明确的国策吗?”岑国璋又问道。
“明确的国策?”苏澹好奇地问道。王云在一旁也饶有兴趣地听着。
“就是有没有明确的目标,比如在五年后全国全部丈量田地,实现摊丁入亩,扶植工商,让赋税收入增加多少。然后再按照这个目标,制定具体的执行步骤。比如今年实现这些举措,争取达到什么结果。明年实现那些举措,又达到什么结果。”
“然后每年总结一次,看举措有没有完全被执行,目标达到了多少。积少成多,五年后再看整体规划实现了多少,总体目标达到了多少。”
苏澹眼睛亮了起来,
“益之,你这么一说,内阁做事就能有的放矢,不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下面的人也不会混日子的混日子,瞎折腾的瞎折腾。只是这个五年规划可不好拟定啊。”
“所以要进行详尽地调查。最开始的五年计划,可以一边先把当务之急做好,比如运河疏通、各条干道扩建修葺、新修扩建内河海港码头。因为这些基础的东西,什么时候都可以用得上。”
“另一边,可以利用这五年时间,对全国上下做出详尽的调查。每个县多少田地,出产多少粮食和其它特产。有多少人口,男女老少各占几何,交了多少赋税...有了这些数据,我们才知道哪里富,为什么富。哪里穷,为什么穷...”
听到这里,苏澹激动地站了起来,“依益之所言,这样就可以对症下药。某县产煤,就鼓励多产煤,以煤税贴补山多地少。某县在江河交汇处,朝廷可酌情修建码头,成为上下左右地方的运转枢纽。”
岑国璋眼睛瞪得滚圆,大佬,你是不是穿越的同行啊?只是丧失了记忆?
在旁边一直默默听着的王云突然开口了。
“益之,这里面有个关键问题。你这个庞大的,遍布全国各地的规划,必须有个关键要素去驱动,是什么?”
不愧是老师,一下子抓到了问题的核心点。
“老师,靠度支预算。”
“度支预算?”王云这时才眼睛一亮,捋着胡须连连点头。
苏澹在旁边有些不明白,“怎么靠度支预算?”
“很简单啊。田赋税收,由朝廷统一征收,再统一支出。正如澹然刚才所言,某县要修个码头,凭借它一县之力,修得起来吗?那就由朝廷拨款一部分,招商引资一部分,修起来之后大家分享利润。”
“这就是度支。我们可以根据五年规划的每一年的具体计划,安排下一年的支出。然后户部按这个下拨银子...”
听到这里,苏澹抚掌叫好,“妙!如此一来,每一年或每半年户部和都察院就会核算各个地方的度支,银子花出去了,东西在哪里,总得给出来吧。要不然就要问他个贪赃、失职!这样就能把各县、州、府都管起来了。”
“澹然,没有那么简单的。开始时,各级官员可能还不适应,还会老老实实照着做。等到他们摸清楚套路,就会想出法子来钻空子。我们的官员,在这方面,各个精明得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