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磨刀霍霍向盐法-《逆流启明》


    第(2/3)页

    于是,话题立马就偏了,几人开始聊着到底几年平定辽东。

    糊弄完内阁后,皇帝松了口气,想着剩不下几个月的时间,他对于南京莫名地还有几分留恋。

    不过,谈起了经济,对于江南的顽疾,他倒是想起了盐政。

    如果说田税和商税是明刀,那盐税就是软刀子割肉,反响较少,而且还有盐商拉仇恨。

    宋时盐税达到千万贯,到了清道光年间,盐税超过千万两,而至光绪末年,竟然高达三千万两,乃是历代巅峰。

    对于盐税,在湖广时,施行的是行会制,商人们在规定的价格拿盐,然后在一定的价格范围内售卖。

    严格控制官盐的价格,从而为幕府敛了不少的钱财。

    在江南地区,却一直施行的是大明的纲盐法,两淮盐商盛行。

    许多人好奇,为了明清时期盐商如此有名,而唐汉宋等时代盐商却鲜有耳闻?

    实质上,则是由于蔡京发明的盐引制,在万历年间彻底崩盘。

    即,类似于大明宝钞一样,盐饮被超发,泛滥成灾,以至于到了有了盐引拿不到盐的窘迫。

    到了这种情况下,万历四十五年(1617)从盐法道袁世振所奏,行纲盐法。

    简单来说,就是剔除那些假盐商,让真正的盐商拿盐,从而平衡盐价,增加税收。

    专业人干专业事。

    这种想法是好的,一开始也出现了奇效,但最后却演变成了世袭盐商,由此发家致富,富贵连绵。

    其充分说明了政策是一回事,执行又是一回事。

    而朝廷明知道不好,但却没有更好的办法,因为这些大盐商有钱,可以尽可能的缴税,将盐贩卖至全国,而小盐商太多,太散,顾不過来。

    對此,立志于改变国家,且让江山统治安稳的绍武皇帝来说,这种纲盐制,必须得到改变。

    很快,盐商、两淮盐运使在扬州接到了皇帝的诏令。

    不過,在这个间隙,朱谊汐收到了朱静在北京传来的密折。

    基本是,其屬于陈述,北京的事务,姜曰广、陈东的矛盾,以及对于察哈尔部的看法等,一一叙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