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满清送上来的助攻-《逆流启明》


    第(3/3)页

    但到底是读书人,来来回回都是那么几句,想学乡里之俚语,但脸色胀红,怎么也说不出来。

    “那,侯君子怎么办?东林党……”

    突然,有人小心翼翼道。

    “都什么时候了,还管他们。”

    陈之龙大声怒吼道:“国家沦丧,礼邦颠覆,日后若是那般金钱鼠辫,我等有何面目面见祖宗?”

    “我等要去请愿,恳请豫王北伐,救黎民于水火,挽救礼邦。”

    这下,夏允彝慌了,连忙拉住他的胳膊,说道:“侯方域的前车之鉴,你忘了?”

    “这位豫王殿下,最恨结党营私,聚众闹事,若是一个不好陷入诏狱,连累家人可就完了。”

    赵之龙年虽四十,但热血仍在,昂首道:“你怕了?”

    夏允彝摇摇头,苦笑道:“我倒是不怕,就怕在临死之前,没有见到大明光复,徒劳的死在自己人手里。”

    这下,赵之龙沉默了。

    一众文青也沉默了。

    这话太过于实在,实在无法反驳。

    赵之龙压抑道:“难道就这样任由其发生吗?”

    “满朝的文武百官,难道都不干事?”

    夏允彝冷静道:“这种事情,不适合咱们提出来,而应该有那些权势之人提出,才是最好的结果。”

    几社人等纷纷叹气。

    恐怕也只能如此。

    在在胡宅中,因为北京的剃发令与圈地令,一众文臣聚集一堂。

    这次,反倒是王应熊虎背熊腰,第一个抢先发言:

    “殿下,建奴倒行逆施,北方百姓水深火热,嗷嗷待哺,恳请殿下早日顺从民心,登基称帝,号令南方,北伐建奴——”

    注意,此时的民心,指的是自耕农为首的中小地主,也就是俗称的有产者。

    他们略懂一些文化,参与地方治理,配合政府行动,心思反而单纯一些。

    不过,如今岂止是他们?

    剃发令传出来,即使那些一心想要求和的大地主阶级,也只能抗争到底。

    这不是改朝换代,这是蛮夷想要改变华夏,从精神到肉体,全方位的奴役。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