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二章 经典重现-《苟在史前两亿年》


    第(2/3)页

    蕨类丛的动静可能是掠食者也可能不是,但它们赌不起,植食者可以赢无数次,但只要输一次就是被人吃掉的结局。

    看到卡洛夫龙逃跑,还没就位的十三幼龙也跟着跑了起来,追逐卡洛夫龙而去。

    卡洛夫龙这不叠甲,不巨大化的鸟脚亚目如今最大的优势就是速度,当然也只是跟其他笨重的素食龙相比而已,跟掠食龙这些跑步健将是完全不能比的。

    到了后世禽龙类倒是会发展出发达的牙齿研磨能力以及更精细的养育后代方式,这才是之后白垩纪鸟脚类一跃成为数量最多素食龙类。

    而迅龙之所以称之为迅龙,便是它们在速度方面十分出色,当然肯定是比不过那群奔跑如风的似鸟龙,不过跑赢九成的恐龙还是没问题的。

    这植食龙和掠食龙中的跑步健将便在蕨类平原展开了跑步比赛。

    十三幼龙中,彼得的表现最为亮眼,它身上一直带着不少蓝光虫,只要落到身上就会发出微弱的电流,刺激彼得的肌肉,让它速度变的更快。

    以这样的速度很快它就追上了一只卡洛夫龙,将之扑倒在地。

    不过由于体型和惯性的原因,高速奔跑中的卡洛夫龙将彼得带着一起朝前翻滚,压倒了不少蕨类。

    等翻滚停止后彼得从卡洛夫龙的身侧爬起,它的勾爪上此时已染上鲜血,是卡洛夫龙的。

    在它扑过去时利爪已经穿入这头植食龙的体内,翻滚中更是加大了伤口面积,等停下后,卡洛夫龙已经站不起来了。

    彼得起身来到这头猎物身侧,直接砍断了它的脖子。

    另外十二只迅龙就没彼得这么迅速了,一直追逐了几百米才又有猎到了两只卡洛夫龙。

    这次收获还算不错,十四只迅龙一同分享三只两米以上的卡洛夫龙,足够它们吃的了。

    正在进食的时候,徐东发现一头巴氏斑龙正鬼鬼祟祟的躲在石头后面,露出个脑袋窥视着这里。

    是血腥味引来了其他掠食者,徐东目测这头斑龙应该还未成年,不然以斑龙六米级的体型,肯定直接上来硬抢了。

    果然,当巴氏斑龙从石头后走出,体型清晰可见,才不过五米左右。

    这样的体型面对徐东这四米的迅龙和十三只一米的幼龙自然有点发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