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风波-《撒娇庶女最好命》


    第(2/3)页

    下了马车后,穆鸿渐一马当先在头前开路,安、婉、若三宁紧跟在后面,穆鸿林则走在最后面防止姐姐妹妹被人群挤散。

    至于穆鸿岭,倒是像是有些害羞,跟着母亲王氏站在人群后面,看着弟弟妹妹激动不已的去替他看榜。

    穆鸿岭的榜实在是太好看了,解元,头名,第一个。都不用去看第二家。

    几人是一眼就看到了穆鸿岭的名字,然后齐齐爆发出欢呼。

    “大哥哥中了,解元!”

    周围人立时就传来羡慕的目光,再一看榜上的名字,才知道眼前人竟然是相府的公子和姑娘。

    提到相府的姑娘,立时就有人想起了最近特别火爆的新净坊与状元斋,随后又有人想起,那状元斋匾额的落款,似乎就是穆鸿岭?

    这事渐渐地就在人们心里发了芽,虽然当时未必有多少人反应过来。但架不住黄榜放得久,状元斋和新净坊又风头正劲。

    等到更多看榜的人去状元斋走了一趟之后,就更加确定,这一回秋闱的解元,正是给状元斋提字的人。

    而且是先提的字,后中的解元。这可是大大的好兆头,大大的喜气啊。

    于是状元斋的销量立刻又翻了一番。只要是家里有读书人的,就去买了一份。

    就算今年科闱已过,但解员的福气能沾还是要沾的。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服气。难免有些人阴阳怪气的,觉得状元斋说大话。

    甚至在围绕着状元斋出现了一股流言,说穆鸿岭能高中解元,就是因为有了一个当宰相的爹。

    吴采薇就是这股流言的推手,她现在已经把整个穆府都恨上了,只要与穆婉宁有关的,她都看不顺眼。

    不过没等穆府人反击,这次秋闱的主考官就不乐意了,秋闱的解员是他定的,你这流言是什么意思?

    于是主考官一封折子上到皇帝面前,请求彻查流言,并且邀请朝中阁老,对这次秋闱的成绩进行复核。

    皇帝向来对科举十分重视,毕竟这是为国举才,只有手下人能干,他这个皇帝才能去实现他那些宏图伟略。

    因此一接到折子,立刻就下令严查流言。

    结果一查,竟然查到了自己外甥女的头上。而且,并非是听到什么风声,或是有什么证据,完全是信口开河。

    理由么,皇帝用脚趾头也能想出来。无非是出于嫉妒。

    皇帝直接摔了茶盏,自己这个外甥女什么时候这么不让人省心了。

    先是马场之事拿皇家颜面当了遮羞布,紧接着硬闯镇西侯府,害得他的大将在阎王殿前晃了一圈,现在居然又造谣说科举舞弊。

    真是无法无天了。

    本已经从长公主府离开的嬷嬷再次手捧太后懿旨,回到了公主府。同时带去的,还有太后掌嘴二十的惩罚。

    这一顿耳光打得吴采薇嘴角冒血,整张脸都红肿起来。

    连痛带气之间,吴采薇又是一病不起。

    长公主心疼女儿,跑进宫里求情,结果却被太后一痛怒骂,三月内禁止入宫,闭门思过。

    然而,流言之势已成。虽然澄清了并无徇私舞弊,但仍旧有一群人聚集到状元斋的门口,要求状元斋把匾换了,理由是穆鸿岭还没考上状元,不能以状元为名。

    婉宁真是气笑了,看着站在面前的沈掌柜,“门口那些人有认识的么?”

    “有,京中的那几家有名的糕点铺子,都派了伙计在人群里煽动闹事,想来是觉得咱们抢了他们的生意,想借此打压我们一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