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八千曳落河-《身为领主的我只想好好种田》


    第(1/3)页

    寒风呼啸,在冰封的黄河两岸,尽是光秃秃的树干,数以千计的金兵倒在雪地中,横尸遍野。

    李绩、杨业的骑兵扒下这些金兵的盔甲和兵器,清扫战场。

    金兀术带兵两万,在蒲州桥一带渡过黄河,结果遭到李绩、杨业埋伏,又遇到暴风雪,几乎全军覆没,金兀术只带着几百个亲信逃脱,其余金兵一哄而散。

    “金兀术没有带来铁浮屠,也没有拐子马。看来金兀术不打算全力帮助安禄山和史思明。”

    “不足为奇。金兀术与安禄山、史思明本来就不是一路人,只是因为金兀术与我们有仇,才会派出一支偏师来牵制我们。”

    “该去尧山镇与主公汇合了。”

    李绩、杨业借助天时,轻易击败金兀术,然后前去尧山镇。

    尧山镇,此地也遭到暴风雪袭击。

    好在张华的兵马在镇子内扎营,只冻伤了百余兵马。

    寒冬、瘟疫、地震或者天降陨石,都会造成减员。

    暴风雪导致尧山镇与张华其他地方的领地失去联系,直到风雪结束,各地的情报才陆续传来。

    “报!唐军连夜袭击安禄山的三原镇,攻破三原镇南侧六座坞堡后,与安禄山在三原决战,突然遭遇风雪袭击,安禄山趁机动用曳落河,强袭唐军中营,导致唐军小规模溃败,唐军此战折损两万人,安禄山亲自斩杀唐军两员武将!”

    “唐军主将李道宗受伤,退守阳陵镇!”

    正在与安思明对峙的张华收到唐军失利的消息,与陈宫、阎象等谋士陷入沉默。

    唐军的精锐程度,张华有所领教。

    虽说那个时候,张华的实力还远不如现在,但唐军确实凶猛。

    七万唐军对阵二十万燕军,张华这边预判唐军会占据优势。

    暴风雪突然袭击关中平原,导致唐军失利。

    燕军主将安禄山亲自出马,统领五千曳落河,突袭唐军主将李道宗位于的中军,将李道宗打伤,加剧唐军溃败。

    “曳落河,这是安禄山最精锐的亲兵,以一当百。”

    张华与唐玄宗结盟攻打安禄山,双方共享部分情报,知道安禄山手下有一支最精锐的骑兵——八千曳落河。

    曳落河是安禄山从奚人、契丹、同罗等胡人之中一手选拔的精锐骑兵。

    曳落河意思是奚语之中的“壮士”。

    根据张华的判断,安禄山的八千曳落河至少是六阶兵种,甚至更高。

    曳落河的兵源要求,必须是胡人,而且必须是勇力过人的胡人。

    这些胡人的文明相当落后,但也正是因为落后,容易被安禄山忽悠,又生性好斗,无疑是优良的兵源。

    张华也很忌惮安禄山的八千曳落河。

    “安禄山使用多少曳落河骑兵攻击李道宗?”

    张华意识到必须知道这个情报。

    安禄山有可能会将部分曳落河骑兵划拨给史思明。

    史思明也是骑兵武将,最擅长使用的是骑兵,因此史思明擅长野战。

    按理来说,曳落河骑兵在史思明这里,也能发挥最大的威力。

    “唐军给的情报是四千到六千人。”

    “那就说是史思明这里可能有两千到四千曳落河了?折中一下,那就是三千曳落河。”

    张华粗略估算史思明的精锐。

    史思明的十万燕军,核心兵种是三千曳落河。

    除了曳落河,还有匈奴骑兵、契丹骑兵、奚族战士、汉人长枪兵、汉人刀盾兵等兵种。

    在对付黄忠时,史思明没有动用曳落河,很有可能是为了雪藏这支精锐,在关键时刻用于突袭张华的中军。

    安禄山那边动用五千曳落河强袭唐军主将,间接暴露了史思明这边曳落河骑兵的数量。

    “报!李绩、杨业两位将军于蒲州桥大败金兀术,斩首五千,俘虏五千,余众逃回河东。两位将军担心深入河东之地,会遭到女真人伏击,故选择回师,正在向此地快速聚集!”

    “知道了。”

    唐军那边传来不利的消息,而阻击金兀术的李绩、杨业传来捷报。

    金兀术带兵两万,企图牵制张华,却被李绩、杨业伏击。

    不过,李绩、杨业轻松击败金兀术,对河东的女真人几乎没有影响,因为金兀术的两万兵马是拼凑出来的杂兵。

    金兀术不可能为了安禄山、史思明而消耗宝贵的铁浮屠。

    “既然李绩、杨业正在途中,那么可以出兵与史思明一战了。否则安禄山突然率兵支援史思明,我方必败。”

    张华下令出兵攻击驻扎在尧山下方的史思明。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