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荀攸的阳谋-《三国:我袁术不做短命皇帝!》


    第(2/3)页

    文丑不由的摇了摇头。

    “这有何难?攸有一记,可让主公得兵五万精兵。”

    看着田丰,荀攸确实点了点头。

    “公达有话就说,不用拘泥。”

    三国人讲究含蓄谦让,田丰能提出来这个问题,自然就有解决之道,之所以不说不过是谦让罢了。

    “主公新定冀州,可发一条州牧令,就说要检阅各地军队,责令各地太守,国相,遣精兵猛将来信都受阅,

    到时候以兵马数量和精锐程度划定,兵马少,素质差者可与撤职,兵精将猛者可上书朝廷,予以嘉奖,

    这样一来即解决了兵马不足的问题,二来亦可看出各郡是否臣服,三来也为自己留下了先手,如有阴奉阳违之人可直接剿灭。”

    荀攸这一计其实是名副其实的阳谋,现在就看各郡太守,国相该怎么做了,是乖乖奉上兵马,还是阴奉阳违,耍小聪明。

    “好,就依公达所言,发布州牧令。”

    袁术州牧令一下,整个冀州都火了,各郡太守收到州牧令全都一阵挠头。

    他们麾下精兵就那么多,少的一万,至多也不过两三万,乱世之中有兵才有活下去的全力,袁术这么做分明是让他们站队,臣服还是灭亡,自己选把。

    最终依托于袁氏四门三公之声望和袁术讨董时候闯下的赫赫威名,各郡太守,相国纷纷上书响应号召,派遣所部精兵强将,汇聚信都城。

    各郡兵马前往信都的时候,沮授已经通过电报知晓了袁术接下来的计划,常山郡也在他的指挥下开始活络了起来。

    三万民团新兵,押运着无数粮草,军械,战马,向石邑集结。

    冀州云动,河间,渤海二郡接到命令坚清壁野,将兵马御守于大城之内,防御公孙瓒兵马的侵袭。

    赵云和高览兵合一处,然后绕过河间郡,直扑公孙瓒的大本营,右北平,于此同时袁术的示意下文丑带着第一军,和第二军赶往渤海郡,颜良带破虏军赶往河间郡。

    信都城则只剩下鞠义和以他原先兵马为基础编练的先登军。

    “主公,张颌到了。”

    万事俱备,张颌先来。

    “好,让他来州牧府见我。”

    听到张颌来了,袁术收起手上的竹简,他倒要看看这位后世曹魏的五子良将是什么样的存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