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59章 岁首将至-《大元宰》
第(1/3)页
不知不觉间,八月便已临近尾声,在秋收的欢快氛围中,长安城迎来了史料记载中,高皇帝纪元的最后一个月:高皇帝十二年秋九月。
自八月中旬,整个关中都开始热火朝天的忙碌起秋收事宜后,阳毅反倒是成为整个长安城中,少有的‘闲人’。
或许对别的朝代而言,秋收,只意味着老百姓将种在田中的粮食、作物收割,与官府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但在汉室,秋收却是各地方郡、县级官府,乃至于长安朝堂,都难得一见的重要事件。
盖因为在汉室,农税并不是按照‘每家每户按照田亩大小,固定缴纳钱或粮食’,而是按照每家每户当年的实际收成,按比例收取农税。
现如今,汉室的农税比例,依旧是高皇帝刘邦制定的‘什伍取其一’,也就是十五税一。
这样一来,原本和官府‘毫无关系’的秋收,在汉室就成为了地方官府,乃至于长安朝堂章程中的头等大事。
——为了保证没有人偷税漏税,每逢秋收,各地方郡、县官府都要派出人手去田亩边,亲眼看着农民收割作物!
待收割结束,都不等农户擦擦汗,喘口气,地方官府派出去的官吏,就要开始对收获的作物进行称重,并按照十五税一的比例,当场收取农税。
地方如此,长安朝堂自也是没闲下来。
在过去一个月当中,阳城延所执掌的少府,几乎将全部精力都用在了向关中各地方郡、县官府补充称量工具,并派人协助收税。
至于王陵为首的内史,那更是忙的脚不沾地。
汉承秦制,汉室的政治体系,也同样承自前秦。
而内史在秦时的全称,其实是‘治粟内史’。
顾名思义——秦内史,主要负责的就是劝耕、水利、收获等工作,类似于后世的农业部。
汉室初,内史原本也是类似的职能,只不过比起前秦,尤其是尚未统一天下,只占据三秦之地的‘秦国’,汉室的疆域无疑是大了许多。
秦未统一天下之时,整个国土加在一起,也就是如今的关中外加巴蜀之地,以及小半个河南(河套)。
国土有限,就使得秦国的丞相治理整个国家,并没有太过吃力;外加上军事有大将军,内史也就只能管管粮食,挖挖沟渠,做好农业工作。
可到了汉室,情况就有所不同了。
——丞相需要负责治理的,是西起黄土高坡,东至东海,北至草原,南至五岭的整个中原!
至于汉室的军事力量,更是有北方边防部队、关东诸侯兵、地方郡县兵,以及长安南北两军等多个部分。
让大将军或太尉去执掌整个天下的兵马,理论上倒是能做到,但要说实际起到什么有效的、积极的作用,那就是扯淡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