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硫基生物的可能-《我要去火星》


    第(2/3)页

    耐受105度的虫该如何烹饪,

    煮是肯定不行了,油炸烧烤还是可行的。

    但遗憾的是,随着科技的发展,

    加之科学家还并不相信有碳基生物,能在105度的情况下长时间保持活性,

    于是在蓝星第二十纪元的九十五年十一月,

    合众鹰再次派遣阿尔文号深海探测器,进入深海。

    这次阿尔文的身上携带了更加先进和精密的仪器。

    也在这次探测中,所谓海底蠕虫105度的神话破破灭了。

    观察人员用一种特制且精密的温度计

    狠狠的插入了庞贝蠕虫的体内,

    在这次精准的探索中,人类终于发现,庞贝蠕虫的耐热极限也仅有81摄氏度。

    随着消息的再次传开,

    无论是科学界,还是厨师界,都是松了一口气。

    蓝星上的生物总归还是蓝星上的生物,

    不过很快人们便产生了另一个疑问,这么多生物聚集在这里吃什么?

    在这样一个深不见底,与世隔绝的海底,

    如何形成一个完整的可循环生态体系,

    就像陆地上的生态圈,总也要一种广泛的食物,就比如说——草!

    那这里的“草”是什么?

    通过研究,科学家也很快得出了答案,

    在热泉周围存在着像草一样密集的硫化菌,

    这是一种吃硫、吃硫化物、吃铁、然后拉出营养物质的奇特细菌。

    就是这种细菌,发挥了“生草”的作用。

    对于海底热泉周围出现硫化菌,科学家们也并不感到很惊奇,

    这玩意自列文虎克发明显微镜后没多久便被发现,

    在自然界中也并不稀奇,也不是仅存在这里。

    而且硫化菌虽然牛逼到能吃硫化亚铁拉出硫酸,

    但其体内宝贵的遗传物质依旧是以碳基为主,并不是一种新的生命形式。

    而他之所以一直默默无闻,

    那是因为这类细菌生活的地方与人类的交集并不多,

    所以无论是普通人还是科研人员,对他的关注度并不高。

    虽是如此,可在海底热泉附近的硫化菌引起了生物学家的好奇,

    一般硫化菌活动的温度大多在一百度以内

    但这玩意活动的区域似乎更接近热泉的中心,

    要知道哪里的温度接近四百度,他是如何存活下来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