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晓得了。”刘广昆和其他人站出来,来到前面。 村里的秤,是那种老式的杆秤。也只有两把,一把小杆秤,也就手秤,只能称重十斤以下的那种;另一把,是大一些的杆秤,最大可以称重几百斤的重物,只是,一个人就不好操作了,需要几个人把重物抬起来。 几个人就开始称重,吴有胜也凑上去看了看,在农村生活不少年了,认秤还是会的。 “三十二斤,就算三十斤吧,除去畚箕的重量,小胜,你看可以吗?”刘广昆看了后,说道。 “嗯,没问题。”吴有胜之前检查的时候,抬起来过,差不多有三十斤。 “那好,下一个。” “三十斤,不够,再拿一个竹笋来。”刘广昆喊道。 很快,就有人从后面递过来一个小些的竹笋,放在畚箕上面。 “嗯,三十一斤半,可以了。” ....... ....... 称好的竹笋,就倒在车厢里,空的畚箕,就另外放一堆,最后再来算有多少个空畚箕,空竹篓。 “这些散的竹笋,都放一起称了。” “五十三斤,算五十斤吧。”村长说道。 过程进行的很快,一个多小时后,就全部都称完了。 “小吴,你去数一数,有多少个畚箕,多少个竹篓。” “嗯。”吴有胜答应一声,去了另外一边,放空畚箕和竹篓的地方。 “一共是201个大竹篓,423个畚箕。” “加起来一共四万两千八百四十斤,加上散的五十斤,就凑个整吧,四万两千九百斤,村长,你看看账本上,能对上不?” 吴有胜算完后,问道。 “嗯,没问题。”村长看了看他记录的,比吴有胜说的,多了几十斤,不过,也在正常范围,毕竟,时间久了,有些缩水,或者一些泥土掉了,都会减少一些重量。 “一分钱一斤,那就是四百二十九块钱,村长,你数一数,看有没有问题。” 吴有胜掏出钱来,数了四百三十块钱,给村长。 “哎,好好好。” 村长数了三遍,然后收起来,找了一块钱给吴有胜。 “好了,时间也不早了,我就先回去了。” 一切完成了,吴有胜就准备走人了。 “嗯,也好,小吴,慢走啊。”收了钱,村长乐呵呵的,十分的高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