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猪场建设-《重生从承包杀猪开始》
第(2/3)页
二姐回到娘家哭诉半天,老娘安慰她,老爹直叹了几声长气。
陈志城把养猪场进行了扩建,原来千头猪场,变成万头猪场,乡里头进行了扶持,乡长很支持他的想法,一心想把陈庄乡打造成全县的养猪基地,依托乡肉联厂,把全乡的经济给发展的红红火火。
不得不说,乡长是有几分闯劲的,别看他有时说话粗俗,其实他上过大学,只是后来命运多舛,被打倒在地,下放到农村,后来一平反就进入了县计划经济委员会工作,没一年,就调到县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担任了副主任,又没一年,下来当了乡长。
他跟自己一个姓,叫陈卫革,不过有人说他叫陈大炮,喜欢在会上向别人开炮。
年龄也有四十多岁了,但两人一见面,倒是能聊的来。
乡里支持,形势上也有利于扩大养猪场的规模,生猪市场的紧张局面,促使县乡两级都要提高生猪存栏量,乡里向县里打了报告,县里专门拨了一万元的扶持资金给乡里,用于养猪场的建设。
陈志城考虑半天,觉得把这个猪场交给村里举办比较好,因为猪场的地是村里的,不是个人的,现在私营企业还是要受到一点歧视,如果是纯属个人的企业,政府是不会支持你的,但如果是村办企业,政策上就会比较宽松。
县里只所以会扶持了一万块钱,就是因为乡里打报告说是村里头要扩大养殖规模。
而且这么大的事,他交给周建国和黄宝明两个,心里头总有些不放心,好使唤是好使唤,可是有时会不靠谱,二叔毕竟是村书记,由他运作猪场,牢靠一些,周黄二人协助他搞。
当然了,养猪场交到村里去搞,不代表这里面就没有他的利益了,他要求签订一份合作协议,村里头出地,个人出钱,合作举办猪场,名义上是村里的,但实际上只要有收益,他们就可以分红。
而且他和二叔可以顺理成章地向宋金柱和马有财二人提出让他们实际出资的要求,如果他们愿意出资,那么就算是养猪场的股东,如果不愿意,那就拜拜了,以后猪场跟他们就没有关系了。
根据养猪场的情况,一人至少要拿两万块钱的出资钱,二叔给吓了一跳,不愿意拿,陈志城知道他担心什么,担心这两万块钱投进去,回不了本,主要是心疼钱。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