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章 修路拆迁-《官路医武高手》


    第(2/3)页

    “谢谢江总,我想除了这个项目,今后的合作机会肯定还会有,我会记在心上。”到了这个份上,陈青云不能不有所表示。

    从烈炎山区回来,陈青云陪同江永发和韦斌参观了工业园的几个企业,他得让江永发增强点信心,如果红杉还像以前那样一穷二白,江永发再重友情,也不可能白扔几千万到红杉乡。

    在烤烟厂参观的时候,马修见到陈青云,高兴地说:“陈乡长,今年烟草的收成比预计的还好,这是我几十年来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其他地方往往要两三年才能做到的事情,这里开始种植就达到了正常的产量。推广的基地已经确定,我给小庄已经交待好了,从现在开始,就得准备明年烟苗种植的基地。明天我们就回去了,开春后再来。这几个月给你添了不少麻烦,我的同事们都想请你吃顿饭,不知陈乡长今晚能否抽时间与我们聚聚。”

    陈青云动情地对马修说:“马工,你这样说就见外了,我同意今晚聚聚,我也有两个朋友,共同参与吧,但必须是我请客。你们来红杉,是帮助红杉乡发展,我得好好感谢你们。”

    他们回到乡政府,何杏花站在走廊上,见陈青云进+入大院,忙向他招手。陈青云让马修和江永发等人先去食堂,自己向二楼的办公室走去。

    何杏花在走廊等候陈青云,告诉他,县委来通知,要他与***明天上午赶到县委五楼会议室开会,研究369国修路的有关事项。

    陈青云听到这个消息很高兴,没想到369国道扩建这么快就得到批复,这对红杉乡的发展无疑是一注强心剂。吃饭的时候,他将这个消息告诉江永发和马修等人,江永发也跟着高兴,原本对庙前集镇开发项目很担忧的江永发,忽然觉得,自己投资这个小集镇的开发,也许不是坏事,不但能够与陈青云走得亲近,项目本身也能为他带来效益。

    马修在红杉乡呆了几个月,已经对红杉乡产生了很深的感情,他深知369国道是发展的瓶颈,如果能够扩建369国道,红杉乡将迎来更快的发展。

    陈青云没有派车送江永发与韦斌,蓉城卷烟厂派了一辆中巴车接马修等人,他俩就随同马修到蓉城。

    369国道扩建会议,是县委、县政府的联席会,徐达军与林华亲自出席这个会议,这是雨神县的头等大事,雨神县党政一把手都与泉湖市签订了责任状,保证限期完成369国道的扩建工程。

    369国道的扩建,在雨神县境内涉及六个乡镇,这个工程最大的难题在于征地拆迁。徐达军在会上提出要求,各乡镇必须按扩建工程的要求保证限期完成征地拆迁任务。

    “谁家的孩子谁抱走,这是考验各乡镇党委政府领导班子的战斗力、考验各乡镇党政一把手的工作能力和水平的时候,没有任何条件、没有任何理可以推卸责任。谁不能按期交卷,就请谁交帽子。”徐达军在会议上表现出少有的强势,没办法,泉湖市也是这样提出的要求,他必须把这份责任分摊到各个乡镇。

    369国道在红杉乡境内的里程最长,徐达军在会议上点名让***和陈青云表态,他们俩人都表示:保证完成任务。

    会议成立了雨神县369国道扩建工程指挥部,林华任指挥长,徐达军任政委,***与陈青云都是指挥部成员,这次会议,也就是指挥部的第一次会议。

    从县城回来,***与陈青云也召开了369国道扩建工程征地拆迁专题会议,除乡政府的机关干部外,还通知了庙前、下河、柳冲、青石五个村的支部书记和村长参加会议。

    乡政府的会议,可不像县委、县政府那样能够以帽子压制乡长和书记,各村的书记和村长可没有么听话,研究的问题也非常具体。

    369国道经过柳冲和青石这两村的地方,全是山地,没有一户村民,工作好做;下河村涉及到的村民有五户,其中有一户是村上有名的刺头,平常就不合群;问题最多还在庙前村,千多户村民,有几百户就在369国道两侧,如果国道拓宽,这些村民大部分房子要拆迁,还有一座小学和卫生院,大部分的房子已经建成了门面,销售日用品、农资、服装之类,也有不少小餐馆,村支书文富贵家就是其中最大的餐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