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事情办完,就不必多花时间去卖弄来收买人心了。刘益守吸取萧衍的教训,要行的是大善,而不是惺惺作态行小善,作大恶。 与其把时间浪费在作秀上面,还不如办点实在的事情。人生苦短,他实在是没有精力去搞类似的亲民作秀。 …… 寿阳城内都督府衙书房里,刘益守摊开大纸,用炭笔在纸上画了个图,然后打开河蚌的盖子,对着贾思勰一番描述。 “简单的说,珍珠呢,就是沙子掉到河蚌的肉里面,河蚌为了保护脆弱的身体,分泌出很多液体将沙子包裹起来,这个球越变越大后,就变成了珍珠。当然,这里的沙子只是个比喻,也可以是别的异物。” 河蚌产珠的原理并不稀奇,唐宋时期,就有很多学者观察到一种“小珠换大珠”的现象,也就是找来一个很大很健康的河蚌,然后将米粒一样的小珍珠趁着河蚌张开的时候将其塞进去。 然后用干净的水养着,时间差不多了,就可以将珍珠取出来。那时候珍珠已经变成了一颗超大的珍珠,价值跟之前的相比不可同日而语。 贾思勰是研究农学的人,一听刘益守这么说,立刻就明白对方到底是想做什么了。 “养河蚌,肉可以拿来吃,又不占田亩。如果我们能把异物塞到河蚌里,就能出珍珠。然后把珍珠丢到建康去卖,如何?” 那就简直不要太爽了! “主公此举大有可为啊!极妙极妙!” 贾思勰拍掌大笑,刘益守的思路跟他完全在一个频道上。 “冬天农闲,我想在芍陂以南,引一条大渠,造一个大堰塘,在这里试点养河蚌,顺便灌溉农田,开垦新田。这样就不影响原有农户们的生活,推行下去也就没什么阻力了。” “主公深谋远虑,在下佩服之至。” 贾思勰心悦诚服的说道,他是真的服气,要是换了别人,像刘益守这样的年纪有如此成就,谁还不声色犬马的浪起来啊! “独孤信和赵贵等人在前方作战,我们也不能在家里玩不是么?如果放纵懈怠,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到时候会发生什么,我都不敢想象。” 刘益守忧心忡忡的说道。 高欢天时地利与人和,现在已经进入东魏上升期阶段了。刘益守记得这段时间东魏恢复了北魏末年造成的生产力断层。国家实力急剧膨胀。 要不然,跟宇文泰争锋被打得经常大败,就北魏那点家底早就败光了。 所以刘益守压力很大,时间并不在自己这边,最起码,不在梁国这边,梁国越来越弱,几乎是定局不可逆转。 过两年自己这边就会遭遇高欢的强大军事压力。 “主公,前方并无强敌,独孤将军他们还是能应付的。”贾思勰安慰道。 他自己就是青徐人士,对那边的情况很清楚。 “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啊,你还没有深切体会。” 刘益守感慨的来了一句,令贾思勰不明所以。 …… 建康台城太子府的书房里,太子萧纲大发雷霆,气得想摔东西又不敢摔。因为自己暴怒的消息,都会被人送到萧衍那里,后果难料! “天子太过偏心!太偏心了!让本王与阿八(萧纪)搭台子,是可忍孰不可忍!” 萧纲猛锤桌案,怒不可遏! “殿下,现在说这些已经无用了。”太子詹事柳津无奈说道。 柳津是萧纲潜邸旧臣,来自河东柳氏,跟羊侃一样,都是北来之人。萧氏宗室收留北来人才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萧绎麾下便有王僧辩父子。 “那你以为要如何处断?” 萧纲不动声色问道。 “举贤不避亲,微臣举荐不肖子柳仲礼挂帅出征。”柳津深深一拜说道。 这个提议,倒是有些意思啊。 萧纲心中琢磨了一番,发现柳津此举,还真不是单纯是为儿子铺路。 “详细说来听听。” 萧纲的气也消了,萧衍的决定无法更改,说那些已经没什么用处。现在要看的是,到底要怎么去应对,谋求利益最大化。 ------题外话------ 珍珠养殖是现代芍陂地区本地产业哈,不用较真这里的河蚌能不能产珍珠,能不能养类似河蚌,绝对是可以的,事前调查我已经做得很足够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