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60回:洛阳局势-《三国忽悠记》
第(2/3)页
虎牢关形势一天不如一天,好在朝臣与宦官皆对虎牢关极为关心,陛下更是极为看重,虎牢关的箭支几乎是每日一派发,陛下更是召集士族集结兵丁往虎牢关增援了很数次。
而虎牢关上兵丁们在徐晃、赵云等将军的激励下,皆是奋勇杀敌,万众一心,竟然勉强抵挡住黄巾一波又一波的强攻,只是虎牢关形势极为不妙,好似风雨飘摇的一叶孤舟,危机四伏。
张角部。
张角部黄巾大军又在虎牢关前丢下了数万兵丁尸首,可张角好像丝毫不放在心上,而黄巾大军跟随张角攻城,就好像死得不是自己一般,奋勇向前,战死一千立即一千人补充,战死一万立即一万人补足,黄巾的攻城犹如惊涛骇浪,一浪高过一浪。
张角急命在四处征调弓箭,更从濮阳、平原等地调来支援大军,破釜沉舟般非下虎牢不可,宁死不退,将虎牢关攻得千疮百孔,几乎无日不争,无时不斗,虎牢前依然是血雨腥风。
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黄巾兵丁战死的越来越多,攻城明显没有之前强力了,对大贤良师深信不疑,为大帅不惜生命的将士在几次强攻过程中几乎都阵亡了。
特别是第一次攻城将跟随张角时间最久的十多万兵丁几乎损失殆尽,剩下的兵丁不但没有那十多万兵丁舍身忘死,就连士气都有些不如,所以到后来张角也不得不攻打二天,修整一天了。
张宝部。
张宝的队伍是黄巾三路大军中损失最少的,因为许昌、宛城的丢失,皆是为了迎合张角的大计,其实张宝的队伍几乎没有多大损伤,也是因为如此,皇甫嵩、朱儁领了圣旨出击之时,留了余力,也多亏了如此,皇甫嵩、朱儁虽然虽然丢了武关,却保住了性命,还保住了武关剩下的兵丁。
皇甫嵩、朱儁退守函谷之后,加上增援的袁绍,函谷关立即形成了一股巨大的守关力量。
张宝虽然立即带着精兵攻打函谷关,奈何函谷早有准备,一时之间,张宝部无法攻下函谷。
而且潼关就在函谷对面,单说潼关的兵丁就让张宝在攻打函谷时都感到如芒在背,不敢放开手脚如同张角一般强行攻城,因为潼关外就是长安城,一旦张宝强取函谷不下,损失惨重之际,潼关出一军奇袭张宝身后,那就是灭顶之灾了。
最关键的是张宝大军缺粮,从宛城到函谷,路途遥远,补给线太长,随时都要防备潼关出军劫粮的可能,所以张宝部虽然兵力充足,攻打函谷却是不敢全力而为,如此一攻一守形成了僵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