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七章因往日之眼光,赌未来之价值-《我的系统不正经》


    第(2/3)页

    当初陆如、戴荣华、李菊生等大家的作品,几乎达到了持币待购的程度。

    一位藏友2007年,购买了一把工艺丹青妙手戴繁华的茶壶,花了2万元,几年的功夫,市场价早已超出20万元。

    而“当代青花泰斗”陆如的一只瓶子,被一名藏友在2006年以6.5万元的价格买走,五六年之后,价值就高出50万元。

    五六年功夫,现代瓷的价格涨了近10倍。

    而到了现在,没准已经价值五六百万了。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随着这些巨匠的年龄增大,艺术高峰时期将过,精品瓷的数目在不断下降。

    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了价钱,我国的陶瓷产区只有几个,景镇集大成者的艺术家寥寥无几,精品现代瓷更是可遇不可求。

    广大藏者的购买意愿,与为数不多的现代精品瓷之间的供需不平衡,推高了现代瓷的代价。

    收藏界有一条“金科玉律”:不怕买的贵,就怕买的错。

    但凡珍藏,都因往日之眼光,赌未来之价值。

    随着藏友心态的始终成熟,自觉追古的人越来越少。

    而今日的杰作现玩,即是明日的古董、珍玩。

    现代瓷依据产地、作者、器型、题材、品格,分为高中低端。

    但是,现代陶瓷市场上,作品的价钱,现在是按照创作者的级别来定的。

    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的作品,普遍在十万元以上。

    省级工艺美术大师数万元,高级工艺师则接近万元。

    因此,有些人将宝押在了大师身上。

    一时间,“大师”满天飞,成为业内笑谈。

    凡收藏,必须建立在单个爱好基础上。

    如果只是自发跟风、唯大师论,以炒作心态对待,很可能因达不到自己预期的经济目标而失望。

    “火箭式上升”的现代瓷价格,能持续多久?这个还真不好说。

    但是,陈文哲很清楚这里面的内幕,这就是加入体制的好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