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你听过我的讲座?小杨,你也是金陵大学毕业的?” 马冬兰饶有兴趣地打量起了杨谦。 她的工作很忙,很少有去高校开讲座,倒是回去母校的频率多一点。所以,第一时间,马冬兰的反应就是杨谦是她的校友。 “不是,我是南粤大学毕业的。三年前,《速度与挑战》这档节目来我们南粤大学录节目,您也来了,我们的院长章宏川教授邀请您过来给我们讲了一场课……” 杨谦解释道。 “章宏川,我想起来了,是有这么一回事,影响还很深刻!你们章院长挺不厚道的,叫我给你们讲新闻采编和新闻节目制作,我都已经不做新闻节目十多年,也不在一线新闻岗位二十多年了!” 马冬兰恍然大悟地笑了起来。 她虽然是在场官职最高的一个人,但相比起蒋玉峰和金科,马冬兰更加没架子,很普通的圆脸笑起来还有点慈祥的感觉。 杨谦不是金陵大学毕业的,但章宏川是啊,他和马冬兰是校友,这也是为什么他能借机邀请到马冬兰。 而且似乎很临时性的到学校里来,在小礼堂里,给新闻学系的学生们讲了一课! 马冬兰也没什么准备,但她毕竟是在新闻、电视这一行工作了三十多年,即兴也能讲很多东西。 只是她没想到,自己就随便讲讲自己的经历、感悟,还能给予一个当时很普通的学生这么深的影响。 “虽然不是一线记者了,但您三十多年前当记者的时候,拿过全国电视新闻特等奖啊!” 此时的杨谦,眼神和语气都带着一点敬佩,甚至是崇拜的情绪。 这样的情况可不多见! 戴羽妮都觉得特别有趣。 她见惯了杨谦面对那些大牌明星时候的宠辱不惊,还以为他是一个年少老成、不爱追星的人。 现在看到杨谦也有崇拜别人的时候,她才明白,原来大木头不是不追星,只是他追的不是普通的明星,而是那些不普通的普通人啊! “我还记得您讲之前经历的时候,跟我们说过,新闻人一定不要怕苦,做记者一定要走到一线去。当时您和施老师就是那样,为了做闹盐荒的这个新闻课题,跑到盐区呆了一个多星期,每天顶着大太阳,去盐田采访盐民,最后两个人都晒得黑不溜秋的……” 听着杨谦说的话,戴羽妮终于明白他为什么选择回去荷城那个小地方,为什么愿意跟着欧阳老师天天下乡去采访那些农民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