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一章 三层入静法门(很重要)-《无上金门》


    第(1/3)页

    听心,用心听之,听息入静法门中,先是专心致志用耳去听息,渐悟渐修,从间接入手转入直接,听而未听,而心自然系之,进入无听之以耳听之以心。』『笔Δ    趣阁WwΔW.  biqUwU.Cc

    自然由听息入静上升到听心入静。

    听心入静是佛家性功先行普遍采取的最高法门,好处在于自然无为,从有到无,渐修渐悟,劣处在于顽空枯坐。

    顽空者无知无觉,无思无为,与石头何异?虽打坐千年万年也是冰冷石头尔;虚而不化,滞而不通,阴沉胚浑,清气埋藏而不,阳虚质朴而不止,其为至愚者也。

    枯坐者,什么事都提不起劲,什么念头都不愿去想,干巴巴坐着,眼神空洞,心灵无着,手足无措;枯坐时看似无念,实际上却是百念丛生 ,千百思绪无所从也,三丰真人云:“静坐孤修气转枯”,实修不可不察。

    小无放下书,沉思片刻,前两种入静法门似乎都不是自己平时站桩入静感觉。他接着看下去。

    听炁入静,最高法门尔。

    听炁法门可由听心入静升级。听心入静,心息相依渐久,心息两定而相忘,神气巳自然混在一起,只有一气氤氲,悠悠扬扬,自消自息,此时既已不知为耳听,也已不知为心听,但又确若有能知,能听者在,即听之以气之妙也,耳既停止了听,心和气也合在一起了。心听既不存在,气听亦了无。

    “是了,这正是我站混元桩时的入静法门。”小无大喜,止住激动的心继续看下去。

    听炁入静,此炁非呼吸之气,非后天之气,而是先天一气尔,通过丹道太极激散行气,混元桩得气,打坐养气,三步程序,阴阳相合,步步升级,从而由有声呼吸升级到无声之息,由后天呼吸上升到内气,上升到真气,上升到丹气,最后直至先天一气。

    惟余一灵独露而已。拆穿了说,无非阴阳合体,先天一气之一物,即是虚无本体的本来面目。故孔子又曰:“气也着,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庄子?人间世》."故此气也者之气,已不是前听息之气,为神气之合体。神气既混合在一起,虚无自然,玄牝门开,玄关成象,则天地真阳之气不召而自归。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