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4章 酷吏阴影-《病州奇事录》
第(2/3)页
少年感觉到钱落在自己身上的疼痛,艰难的爬起。正瞅着,看门的一点点向着自己靠近,也许他是想看看自己死没死;也许他是想为报主人踹他几脚之仇,施加在少年身上;也许他想拣去地上的碎银装入自己的囊中。但是肯门人看到少年的眼睛后,恐惧的反而向后退了几步。那是一双充满仇恨、冷酷、布满血丝的眼睛。
就这样少年捡起地上的碎银子,二两。又掸了掸身上的泥土。一瘸一拐的走回了家中。在床上躺倒了傍晚。父母问什么话,他都不说。其实他的心里在流泪,决心要走上仕途,然后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傍晚,少年就趁着天还没有黑透,就开始远足的衣物、鞋子,甚至带了一大摞书和几天的干粮,因为这些东西,在路上买都需要花钱,现在手头上这三两,能够省吃俭用坚持到秋闱。已经就算幸运的了。
他没敢将三两银子放在一起,而是将银子分别放在那里、那里和那里。放在那里只有少年一个人知道。
第二天一早,他便早早起床,准备上京赶考。一起身,他发现家里的窗户是开着的,以为是昨晚没有关牢,被夜起的大风刮开的。可自己明明记得窗户一直是用木栓销上呀。机敏的他立即向枕头下,夜壶里,房梁上着自己的藏起来的三两银子。可是一文钱也没有。
他的心里又开始怨恨,这次只是不知道怨恨具体的谁,所以就怨尽天下所有的贼人。那天早上他还是身无分文早早的出发了。因为计划今天出发,如果不出发父母就会更加的想东想西,更加的胡思乱想,觉得是自己贫穷耽误了儿子的前程。
上京赶考,从县城的大道走大概十几天能够到达帝京,正好能在七月底感到白城,参加八月秋闱。
可是身无分文,这十几天的脚程好解决,住宿在哪家的草垛马厩都能对付,可是吃食怎么解决呢?他不得不路过县城的时候,上乡绅文员外家讨借些。
他们那整个县城要论富贵,首推县南的王财主和县北的文员外。上次之所以先去县南王财主家,因为距离少年家距离王财主家最近。可是今日上京科考,必经县北文员外出,试试运气呗。少年在路过王财主家都是贴着街对面的墙走的,深怕遇到王员外,这种看不懂是人是狗的东西。
接近黄昏日暮,终于来到文员外的府衙外。来的时候还特地打探了一下。文员外虽然这个员外郎这个官职是捐来的,却是个爱惜文人的大善人。打听明白了,这少年心中的胆气也就壮实些了。看门人也很快给通传了。
文员外果然是好客之人,留下了少年共进晚宴,虽然没有特别奢华的佳肴,但在少年眼里,已经是人间美味。因为他已经很久都没见到油水了。吃着吃着眼泪就止不住了。文员外还以为吃这些饭菜,少年觉得委屈。赶忙叫仆人再做几个拿手菜。少年忙摆手,说道一箪食一瓢饮,足以。只是想起在家中的双亲,食不饱,只能白干咸菜窝窝头。今天在贵府能够吃到这些已经是三生有幸。于是少年又将自己的难处给员外郎说了,员外郎觉得这少年是个有情有义有理想的读书人,于是给少年三十两银子,作为路上的盘缠,就让少年留宿一宿,明日起程不迟。
长话短说。
三月过后,这名少年果然不负众望,夺得第一名解元,第二年会试,成为了榜眼。已是在他们县城名声斐然。这在该县的县志上是没有的。久居县中的人一再打听中榜眼的文才是谁家的。万万没想到,就是父母出苦力这家的孩子。
后来少年衣锦还乡骑着白马,带着红花在家乡游行。在自己下马拜父母祖先不说,特地去了县北文员外家,拜谢当年的接济之恩。文员外一家都惊呆了。他们虽是富贵人家,可也没享受过这般荣耀。不久之后,文家的小女儿就嫁给了这个少年。这就是另外的故事了。
几日后,听说县南王财主的屁股不知被谁踹了很多脚,踹他的人,一边踹嘴里边还一直说着,“你算什么东西,你算什么东西,狗都不如的东西”。一字一脚,没人知道是谁踹的。只知道王财主在家躺了许多天。
几十年后,那少年,历经官场磨砺,已经变得世故圆滑。但是他对在罪犯和犯罪还是一样的冷酷无情。只是因为曾经有一个盗贼偷去了他三两银子,差点让他青云路断。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