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朱天命侯府有好几位大师级厨艺大师,一场接风洗尘宴会,除了苏轼一家人以外,还有苏轼带来的一些有代表性的官员。 最后苏轼被朱天命任命为吏部尚书,苏辙被朱天命任命为刑部尚书。 原吏部尚书侯永寿入职户部,成为户部侍郎。 周正则是一心一意搞军队的事情。 而苏轼的父亲,为礼部侍郎,负责教育这一块。 为朱天命培养足够多的人才储备。 至于苏辙的修为,金丹期三重,苏轼父亲苏洵的修为,也是金丹期三重。 三日后,天枢城。 朱天命用240w大宋功勋换成了大明功勋,然后兑换了2艘2w吨排水量的宝船。 剩下的40w大宋功勋朱天命也全部兑换成了先天期提升修为的丹药。 这些丹药对朱天命无效,但是对许秀、周正、阙虎等一众老臣还是有效。 40w大宋功勋,也只换了4瓶丹药。 现在朱天命拥有的船只有: 2艘2w吨排水量的宝船,2艘1w吨排水量的福船。 四艘舰艇能够装载近30w人流民。 苏轼知晓的其余五处流民的地方,朱天命已经暗中通知小白龙敖春派人看守了。 防止大宋或者大明、大金出海收拢他们。 一共600w流民,想想朱天命就激动。 天枢城绝对可以打造成为三级大城,甚至巨城。 人口不仅代表了资源、劳力、财富,还有各种有天赋的人才以及气运。 六处地方所在的位置,也在地图上清楚地标记了出来。 在永北城坐镇的是苏辙与周正。 4艘舰艇浩浩荡荡的出发。 福船与宝船都是用灵晶石催动,所以不需要消耗人力。 每艘宝船朱天命派了2000军卒,福船1000军卒。 总计兵力6000人。 还有一些官员,总人数6500人。 朱天命站在甲板上,看着一望无际的大海,对着苏轼说道: “要是能够顺利收拢这600w流民,我们应该可以扩军5w。”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