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终战,耀州之殇(四)-《重生之我为崇祯》


    第(1/3)页

    来自盖州的折子就摆在朱建的面前,因为盖着靖海军的宝印,故而在接到折子后,阁部却是立马将这折子递进了宫里。

    要说这折子是一天前就由盖州发往京中,经由海路邮递,再转陆路运输,要说这大明帝国虽说裁撤了驿站,却是设立邮传部。

    新设立的邮传部却是与这旧驿站大不相同,却是废除了以往驿站作为官员升迁之途以及官员家属胡吃海喝之用途,专司帝国之内军政、民用之信件传递,其中包括海陆两套。

    而因为帝国邮传部的设立,故而帝国之境,这往来消息却是便利了许多。

    至于之前驿站所属,那些官员住宿之职能,却是全部转由地方,由百姓、商人经营,帝国予以开办之证件,缴纳一定费用,即可照常经营,并受帝国法律保护。

    而此间来自盖州的折子能够这般迅速到达京中,却也得益于这新设邮传部良好的规章制度,当然也包括这新式运输器械,蒸汽船、火车。

    “陛下,杨阁老与李大人已等候多时!”

    “哦,快传他们进来。”

    闻听传事的小太监言语,朱建却是堪堪合拢面前的折子,出声唤到。

    不多时,李岩与杨嗣昌却是一同而入这奉天殿中。

    “臣等见过陛下!”

    “哦,让二位爱卿久等了,来人啊,给二位爱卿赐座!”

    “臣等谢过陛下!”

    待二人坐定之后,却见杨嗣昌出声道。

    “陛下,莫要怪臣多嘴,这些日子,臣闻听陛下每日里那都是子时都尚未安寝,臣斗胆上言,帝国能有今日,全赖陛下英明决断之,若陛下因为劳累成疾,此乃帝国之不幸,大明千家万户百姓之不幸,还请陛下保重龙体方妙!”

    杨嗣昌字字珠玑,却是发自肺腑,一旁的李岩亦是与杨嗣昌同声言及此事。

    而此间的朱建闻听这番言语,却是不觉心中苦笑不已。

    虽说帝国官制改革,中央枢纽,有阁部负责执行具体事宜,考核官员业绩;又有政务局谋划大小事宜,替天子分忧,但是对于朱建而言,这甩手掌柜岂可做的?

    手握大权,欲要事必躬亲,一来是为人之常情。

    二则,帝国之内,暗流涌动,若是稍有疏忽,这些年改革所取得一系列成就,就有可能付之东流!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