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京师,紫禁城,乾清宫中。 此间,朱建正踱着步子,眉间有些微蹙。 不多时,却是陡然转过身子,对着身后一老臣道。 “藐山先生,此去东江一年有余,却是辛苦了。” “老臣天命之年,得蒙圣恩,出镇东江,每思虑此处,诚惶诚恐,且忧未能办好陛下的差事,又岂可言辛苦二字。” 闻听皇帝此言,张慎言嘴上虽是有些诚惶诚恐,心中却是暖和的,得蒙圣恩,乃是士人们刻在骨子里的欣喜。 不论弱冠、还是而立,亦或是耋耄之年,从古至今,数千年来,君君臣臣,已然是烙在骨子里的了。 “先生多虑了,多虑了。朕识的先生大才,以为资用,实乃朕之福,大明之福!” 说到此间朱建却是顿了顿,继而又道。 “先生天命之年出镇东江,为靖海军党务忧劳,却是劳苦功高。不过此处先生即是已然说到知天命,朕却是有一问不知先生能够替朕解答乎?” “老臣惶恐。” “不必如此,只管答便是,此间只有先生与朕二人,先生所言即是触犯,朕也不以为忤逆。” “那老臣却之不恭了。” 闻听此言,朱建却是点了点头。 “先生在东江一有一年有余,对于后金与我大明之势态多有了解,朕却是想知道,对于黄龙将军上书一事,先生到底该是如何看?” 攻取耀州一事方案制定,是有张慎言参与的,虽说他身为皇党党务委员,主管靖海军人事、思想工作以及后勤保障,但是像收复被后金掠夺的耀州城这样的大事,他自然是要参与其中的。 而此间,皇帝明知晓自个就是参与者,却是反要问对于此事的看法,张慎言却是明白,对于此事皇帝心中定然是有所疑虑。 但是同样,张慎言却也明白,此间攻取耀州乃是最佳时机! 因为据可靠消息,此间皇太极已然与阿敏、多尔衮联军在镇北关一带展开鏖战。 而一旦此间收复耀州,那海州便是唾手可得,这样一来,辽阳、以及后金都城盛京城(沈阳)便要直接面对大明炮火的威胁。 故而耀州一战,势在必得! 思及此处,张慎言却是道。 “陛下,老臣以为,此间攻取耀州乃是上上之策,若是错过时机,待到鞑子内部危机解除,要再想一举收复南四镇,打破后金伪都盛京的壁障,却是难上加难,故而老臣斗胆,请陛下早作决断!” 闻听张慎言句句箴言,他朱建又何尝不知此间乃是攻取耀州,甚至是一举收复辽阳的绝佳时机,可是这一旦开战,意味着什么,他朱建心中清楚。 辽东移民陆陆续续才一年有余,此间却正是发展生产的最佳时机,若是一旦攻取耀州,那便是意味着后金要与大明再次全面开战。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