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八章 大唐诸王-《苟出一个盛唐》


    第(2/3)页

    后朱温攻占淮南,朱延寿投降,杜荀鹤就归附了汴梁。

    不过杜荀鹤在汴梁也没有受到重用。

    这首诗是韦昭度挖出来的。

    能送到李晔面前,肯定是跟赵崇凝通了气的。

    当然,韦昭度这时候弄这一出,也不是针对杜荀鹤一个人,而是对整个中原、山东的文人反攻倒算。

    “中原沦落朱贼之手三十余载,士民不知忠义,亦不知威仪,当此之时,可用重典,效法诸葛武侯治蜀。”赵崇凝大义凛然道。

    “中原屡经战乱,朱贼轻徭薄赋,若我大唐以苛法治理,岂不是连朱贼都不如?”很少发表意见的张承业出声了。

    “此一时彼一时也,当初天下鼎沸,藩镇林立,朱贼以此收买人心,如今大唐奄有四海,行将一统,不可姑息杜荀鹤之流!”

    张承业发声了,韩全晦也阴仄仄的跟上,“朱贼都知道收买人心,难道我大唐就不知人心重要?”

    赵崇凝瞥了一眼李巨川,但李巨川像是什么都没听到一样。

    按照韦昭度的意思,是要兴起一场大狱。

    不过这显然偏离了李晔的意思,当初令他出任汴州知州,是要他抚平地方,尽快恢复地方生机,没想到韦昭度居然在汴梁翻旧账。

    若是旧账,当初大唐困守孤城,长安城中不知有多少人暗通外藩。

    “杜荀鹤一文弱书生,难道朕还容不下他吗?此事不要再提。”

    李晔没心思搞文字狱,再说杜荀鹤也是这时代的受害者。

    旧账一翻,人心惶惶,中原归附的士人武人会怎么想?

    自从韦昭度走后,朝中就只剩赵崇凝了,被韩全晦压的死死的。

    清流和宦官这一对冤家天然对立。

    却在不知不觉间,寒门士人已然茁壮成长。

    他们在朝堂往往很少发言,更不会介入无谓的争吵当中,特别是武营出来的官员,只知埋头做事。

    令李晔感到欣慰。

    更欣慰的是除了李裕外,几个儿子都还行,李祤在刘鄩手下为都将,能冲锋陷阵,去年领骑兵协助于阗,破喀喇汗、萨曼联军,兵锋推到疏勒城下。

    李禔在汴梁营田有声有色。

    李祐在兖州兴建辅军招抚泰山寇,也是颇有建树。

    最出色的是一向低调的李祎,协助王师范攻下安南,自从张承业回京之后,李祎在岭南、安南、云南、蜀中的影响力与日俱增。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