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你们都别动-《我收藏家的身份被村花曝光》


    第(2/3)页

    陈鸣远属于清代的紫砂壶大师。

    他以生活中常见的栗子、核桃、花生、菱角、慈菇、荸荠、荷花、青蛙等的造型入壶,工艺精雕细镂,善于堆花积泥,使紫砂壶的造型更加生动、形象、活泼,使传统的紫砂壶变成了有生命力的雕塑艺术品,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比如眼前的这把紫砂壶,外形上,就是一颗栗子,非常典型。

    由于陈鸣远的作品出神入化,名震一时,故仿品、赝品大量出现。

    “老弟,你帮我看看,这是不是陈鸣远的真品。毕竟他的作品,赝品太多了。”刘世军跟方醒说道。

    可惜,这把壶没有长期使用,而是被收藏起来的,所以看不到什么包浆。

    长期使用过的旧壶,外表会很自然地产生一层光泽,是久经茶汁滋养而慢慢渗透出来的,被称为“精光内蕴”。

    有包浆的壶,无论其外表是否有茶渍或尘土,只要用干净的布轻轻擦拭,都会出现一种光泽,而且越擦越亮,行里人称之为“包浆亮”。

    “冒仿名家作品,通常会在款识上下功夫。所以,我们主要观察款识就可以了。

    利用款识冒仿名家作品的方法,无非就是三种:第一,新壶旧款,即在新壶上直接刻上名家的款识。

    这种情况,应该不会发生在陈鸣远身上。”

    陈思国很好奇:“为什么?”

    “因为这种情况,就像写书画画的人找枪手。名家为了应酬或在市场供不应求时,由学徒或他人代制,盖上自己的印章。陈鸣远那样的人,不屑于做这种事。”

    听到这有理有据的分析,大家都很佩服。

    “其次,就是旧壶新款,即用没有款识的旧壶冒刻前代名家的款识。

    我们看这把紫砂壶,它是一把旧壶,这是很显然的,就看这款识,尤其是这印章,得特别注意。陈鸣远的印章……”方醒侃侃而谈。

    “综上所述,这确实是一件陈鸣远的紫砂壶。”

    “那值多少钱?”陈思国问道。

    “值多少钱,你得问刘哥,在估价方面,他比我在行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