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节、大雨天淋来一门炮-《湖西抗战走廊》
第(2/3)页
墙倒屋不塌,是中国古典建筑风格,也是中国对世界建筑史的一大贡献。
它的建筑特点,主要是木架结构。
这是符合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的。
木架结构的关键在它的结构方式,这在散布中国各地的楼宇、寺庙最常见的。
多是由立柱、横梁、顺粱等主要部件构成——或者准确地说是“扣成”各个构件之间的结点以卯、扣相吻合,构成富有弹性的框架,在这个事前建扣好的框架基础上,再打墙加门窗,也就是说,骨头和肉是分离的,即使墙倒了,屋也不塌,所以叫做墙倒屋不塌。
所以,王蕴政他们这个队的命,是老天给的。
一阵子接连的“稀里哗啦”的声音,随着土墙的倒下,用细瓦盖的屋顶也被拽下来一小半,狂风暴雨立即灌下来,吹打在人脸上。
一屋子汉子,骤然间,裸露在风雨交加的旷野中。
土墙塌下来的同时,空中一个惊雷,再一道闪电,划过长空,照得破庙里,一切雪亮。
雪亮的闪电下,破庙里面的汉子,望着倒下的土墙的同时,也看见了可怕的另一幕,在那一瞬间,风停雨住,电凝雷收,时间定格!
——墙外面,也坐着一帮面色漆黑人。
闪亮的钢盔,霎时间,清楚地表明,是日本人——也就是,他们和日本人,同在一个屋檐下。
与此同时,日本人也从骤变中,看清屋子里面的情况,八路军!
两边人,顿时反应过来,分别的蹦起来,端枪,要着各自的对方,就窝子的在屋内,扫射起来。
那才是生死瞬间的较量,谁死谁活,都来不及用脑袋考虑,就看谁的身手敏捷和家伙儿硬朗了。
王蕴政作战经验丰富,他的手,插在腰间,要拔出的手枪,但是,已经来不及,他心里大叫:完了——!
两串火光,从两侧闪出,跟着的是瘆人的嚎叫,那是临死之前的嚎叫,是人,在离开世间的最后一声的留念。
但,没——完!
就在王蕴政绝望的时刻,自己身后,左右两侧,冒出两团火光,耳朵里面,是清脆的“哒哒”响。
对面的那群鬼子,在一瞬间,就要搂火的那一刻,象魔法附了体,随着火光和声音,姿势怪异地,以不同方式,抽搐着倒下去。
其中的一个黑影,往后倒下的时候,手一扬,手中的长枪,随着惯性,在空中划出一个漂亮的弧,翻滚着,甩到一侧的土墙上,发出“啪”的一声响,枪膛里的子弹,自个射出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