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节、李连璧这回没多收礼钱-《湖西抗战走廊》
第(1/3)页
第九节、李连璧这回没多收礼钱
看来,高桥就是个二五眼,这个时候了,还把把李连璧当成失街亭前的马谡了。
他就不回过头来,用脚后跟想想,这老小子,除了一张把稻草变黄金的嘴,什么时候能成事儿?
不过,从老龟孙的角度说,李连璧确实是一个能人,大能人,身子这么老了,心眼儿一点儿也没老,就像转轴似的,一圈一圈的,转的忒快。
就说这,刚才的,把给皇军下乡征收秋粮的带路的汉奸来说吧,把他们的家属、家人,关押到县衙里面,就是一个大伏笔。
这事儿,这决定,好像是随口说出来的,在高桥正兴奋的当口,他是想也没有想,就随口地答应了。
所以,高桥别管脑袋里怎么想着当大官,当大官的女婿,说到底,是成不了大气候的。
叫一个老穷酸,老弯腰,耍成这样子。
所以呀,官场险恶,这围城,最好不要轻易地钻进去。
细节决定成败,说话决定得失。你看人家那些首相什么的,接见或者被接见,电视上,都有翻译跟在身子后,他说一句,翻译说一句,好像他们个个都是鸟人,其实,这里面,学问大着哩。
其实,那些大官儿,都会说,也听得懂,几句外国的什么的语,之所以带翻译,自己说一句,让翻译学着说一句,就是乘着翻译说话的功夫,仔细地想着怎么的说下一句,这样子,就不会像李连璧操高桥似的,因为语言的不谨慎,或者没听清楚,上当,受骗,被忽悠了。
这就是,老龟孙的脑袋瓜儿转得快。
县衙是李连璧的,把人质关到县衙里,那人质,是关是放,还是别的怎么着,那就是李连璧说的算了,反正是皇军说的,关你们,不乐意,骂高桥去。
进去,就要给皇军带路,是死是活,那就是你们自己的造化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