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他伺候皇上这么多年,可是知道皇上是只问结果不问过程的领导,非常难伺候,一旦耽误了皇上入洞房,延误了他的良辰好时间,可要吃窝憋的,皇上喜怒无常,表扬之后的祸害常会就着来,不少大臣,午门外掉的脑袋,还乐呵着呐,最后活着的脑细胞,还浸沉在皇上的嘉奖中呢。 尤其现在这时候。 要知道,这会儿,皇上的锅里的水,已经滚开了,谁最后耽误了好事儿,谁准会吃不了兜着走。 但是,这是皇上的口谕,圣旨,怠慢不得,只得硬着头皮,通知周文王。 果然,老姬昌算起来小鸡子帐,冷嘲热讽,说什么,圣上口谕要办公室下,你下的,是真是假?别是假传圣旨?又说,你唐朝的李靖,能管了我这周朝周太王之孙?我当王爷,早你几千年,比你资格老,你能咋样我?还有,你是唐太宗的兵部尚书,我还是西伯侯呢,官比你大,当王的时间,比你当的时间长,在我跟前,你就是一个小兵蛋子。 周老头,嘴里一边不干不净地嘟囔着,一边浮皮潦草的四下里转,明显地拖延时间,弄天王的好看。 李天王嘴里急得冒黑烟,但是,此时,他绝对的不能像海边上,斗龙王一样的,斗老姬昌周文王,只能干着急,心里默念阿弥陀佛的祈祷,这个老不死的,手脚赶快地的点吧。 老姬昌磨蹭着,等看见乾隆抱着美人上河堤,四处张望着洞房在哪里的时候,才朝站着的地界,顺手指头,往下一指,“这儿的风水好,洞房就安在这里吧。”没等李天王说话,撂下一句,“算卦的辅导班正上着,晚了要罚钱。”转身就走了。 在这要紧要忙的时候,李天王还能说什么? 赶紧地,往地上放铁塔,化房子,再喊来土地爷,弄被窝儿,按龙床。 皇上到跟前了,脸正眼也不瞧他。 李天王和皇上,刚刚地一错身子,就觉到,坏了! 皇上一脸的汗,还呲着牙。 人家说,远途无轻担,美人儿再美,也是有斤两的,这么长的距离,已经把皇上,累着了。 小美人儿,也累了,两只藕瓜似的胳膊,已经全搂在了皇上爷的脖子上。 就像一个铁块,挂在脖子上,要多累人多累人,他经常地被人干这事儿,知道其中的毛窍。 天王还是每天地都经过“那事儿”的人,经过“那事儿”的人都知道,“那事儿” ,是个费力气的活,就像打擂,要使出攒下的全身的劲儿,满怀着要吃了对方的仇恨,泼下全力,天塌地陷地去淋漓大汗地去对付,只有淋漓尽致,才觉得“那事儿”美,胜利的滋味好。 而半道上,要是把力气,先浪费了,到“那事儿”的时候,准力不从心,就像鱼刺卡了喉咙地看着满桌子的山珍海味,那个心急,那个败兴儿。 平头百姓,真是他王爷,要是败兴,过会儿重来,也没有什么。 而皇上,要是败了兴儿,可是了不得的大事儿,就有要倒霉的人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