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个瘪,可是吃大啦。 石楞子昨儿可是有志气,就是没给萧易那张得意洋洋的脸,硬硬的没拿萧易缴获的一枪和一弹。 他有志气,今儿儿,一定也要缴获,也要杀鬼子,并且,他从昨晚上就咬着牙,暗暗发大誓,杀鬼子的数儿,一定超过十三个,一定要缴获汽车,汽车才能超过自行车,还要缴获汽艇,总之,一定要比过萧易,一定让萧易挑自己的战利品,一定要让队长的眼睛乐成一条缝。 石楞子一边咬牙一边往葛家集村子里走。 在湖西大平原,村庄的名字,一般也有规律的:叫“庄”的,一般的,前后左右是平原地界;带个“洼”字的,一般的,在湖边,河边,都邻着水;而后面是“集”的,就基本上处在路口,是集市了,处在过往城镇的要道口上。 葛家集,就是这样,处在北去成武县城,南到金乡城里的十字路口上。 处在这样位置上的村子,南来北往的车,自然的多,人呢,自然的也多,这样一来,葛家集自然地就重要了,不仅是道路交通的要道口,也成了一个周围村庄较为大些的集市。 湖西的集市,约到俗成,一般是每月的逢五逢十。 石楞子的家,离葛家集不远,小时候,没少跟着奶奶和娘来这儿赶了集,跟着爷爷和爹在这里卖打的兔子和皮货。 石楞子对这里,可是亲和,小时候,最盼望的就是到这里赶大集。 逢五逢十的葛家集市,可是热闹,卖什么的都有,熙熙攘攘的人流,不到天黑不叫稀。 石楞子跟着奶奶和娘来,总少不了买几串糖葫芦,那个糖葫芦,那叫做一个甜,总是舍不得一口气儿吃完,小心地舔,会心地品,走到家里,坐到院子里的石碾子上,还不会吃完;而跟着爷爷和爹呢,卖完野味,总会被领到羊杂汤锅前,来一大土碗羊杂汤,爷儿俩分着喝,他是全家的宝贝,自然的,羊杂碎,基本上都是他来吃,羊血的筋道,羊肉的松软,羊肝的咯牙,羊蹄筋儿的嚼头儿,到现在,一想起来,都他淌口水。尤其是羊杂汤,掰下干饼子到碗里,泡一会儿,用筷子,捞到嘴里,辣椒的辣,花椒的麻,羊肉的香,等等等等,全烩到汤里面,干饼子吸饱了汤,变得酥软,成了佳肴,捞在嘴里,嚼着,那才叫一个好! 尤其是葛世源家的羊汤锅,才叫好。就是因为石楞子的馋,两家子的厚道,实诚,才成了万年交,两家好。 每到这时候,石楞子就蹲在羊汤锅前面,不吃个肚儿圆溜溜,他是绝对的拉不开腿的。 就这样,蹲在羊汤锅前,一边泡着,一边吃着,那时候,喝羊汤,汤是随时的加,直到再也吃不下,才挺着圆鼓鼓的肚子往家走,一直到晚上,肚子都不饿,嘴里还有香,晚上做梦,又去喝羊汤。 而现在?! 只剩下他一人了。 每想到这些,石楞子的眼,总会一下子红,泪扑扑地落,牙咬得吱吱响,有时候,想奶奶爷爷,爹和娘,想得实在憋不住了,就跑到没人的地方,一个人,抱着头,嗷嗷地嚎,嗷嗷地嚎,嗷嗷地嚎着大哭一场,一直到,把心里的思念,把肚子里的憋屈,把对被鬼子残杀而死的亲人的期盼,全倒出来,轻省了,才哑着嗓子,回队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