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湖西的民间有“三百六十行,无祖不立”的说法。就是各行业,都有自己的祖师爷,比如:织业供奉黄道婆,商业供奉赵公明,文财神比干,武财神关羽,妓女的财神爷,嘿嘿,齐国的宰相管仲。 看过京剧《女起解》的,大概还记得崇公道这段话:“我说你管仲啊,这就是你的不对了。你为了赚钱,让良家女子活受罪,你可缺了大德啊......”是骂管仲做皮条生意。当年,齐国经济落后,齐桓公心急,就用管仲为相,管仲为了吸引招徕南北客商,以女子为饵,为他们赚钱。这就是最早的娼妓。时间长了,就成就了这些女子的饭碗,妓女们也有良心呀,就把管仲拜作了他们行里的老大。 显然,这屋里,有“胭脂”的味道。也就是说,这里以大车店为掩护,用骡子马当皮条,暗地里或许明面上,做着“人肉”生意。 萧易在正房里站住脚,看左右,没有一个人,知道人在里间里,就朝四下里喊一嗓子,“有人吗?俺送草料的,牛吃了有劲儿草料。” 足足的外行话,一听,就知道是接头的联络暗号。 “嚎嘛嚎,用得着这么大的驴嗓门儿?俺耳朵里又没塞驴毛,听见啦,等着!” 里间屋,传来一声女人的不耐烦的声音。 不多会儿,东间的门帘一动,一阵胭脂的香味袭来,萧易连忙转身看,是一个女人,歪歪地走出来。 再见到氛围,萧易轻易地判断出来,这个大车店里,就这么一个女的在家中。 女的,高挑的身材,穿着旗袍,烫着“飞机”头,从袅袅的走路的姿势看,就知道是一个见过世面的人、场面人。 在这穷乡僻壤的地界儿,是与时尚、富足隔开的,这里的女人全都粗布衣衫,自己织的布,自己上的色,自己裁缝自己穿,所以,她的打扮,显得有点鹤立鸡群,或者过于招摇了,不知道她这样穿戴,是故意地引人,还是刻意地隐身于人。 萧易是来套情报的,自然不会跟她多扯,套近乎,于是,头一昂,大声大气地又说了一遍接头的暗号。 女的,看样子是晚上没睡好,眼眶发黑发青,打着哈欠,倦容得很,认为进门来的又是一个豁牙弯腰的糟老头子,所以,到现在,还没用正眼瞧。 各个据点来取情报的,基本上都是一些老头子,老光棍,穷酸,傻子,因为,取情报,送情报这些活儿,没有啥油水,还得多跑路,有能耐,有路子的人,都忙着挣钱、讹钱去了,谁有功夫干着光是磨脚板子的活儿? 所以,女的,对进门来的人,没有留意,就像刚才打发上个取情报的人一样,想把情报一扔,直接给他,接着再睡自己的回笼觉。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