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鬼子那边却息了鼓-《湖西抗战走廊》


    第(2/3)页

    那炉匠就是一个炉匠,肩挑着一个挑子,挑子的前头是一个生着火的炉子,后头是一个长条凳子,凳子上钉的是各种模具。

    炉匠当街口一摆,做开了生意。

    他先把锡块放进炉子里,过一会儿锡水就淌下来了,按照主顾的要求,转眼间,铸出了锡壶、戒指、如来佛。

    这本事儿,立即引来了村里大人小孩的围观,也为阔家主儿提供显摆阔绰的机会,于是这家叫,那家喊,进家入户打锡具。

    其实,炉匠叫刘湘天,暗地里是公安队的侦察员,是当天晚上被彭琦辉留在赵州村的,同撒在湖西别的村庄的侦察员一样,协助赵老大,发动群众反封湖。

    转眼间,五天时间过去了。

    五天里,渔民们在湖上照样打莲罱草,行船捕鱼,微山湖照样日出日落,捞出斗金。

    稍有异常的是,近来日伪军们下乡扫荡少了,湖里汽艇巡逻稀了。

    赵州村里的保长朱友焕连着进了两次城后,一头窝在家里,再也不迈出大门一步了。

    封湖的事情,就像那张告示,被一阵风吹跑了似的。

    夜晚,如往常一样,赵老大一家人喝过汤(类似晚饭),坐在院子里,织网编席。

    如水的月亮,照在院子里,梦幻般圣洁,清凉的夜风,将渔网摇晃,把小树摇晃,小院里,是那样的静谧,安详。

    “哎哥,这朱友焕,葫芦里到底卖的是啥药?咋一点动静都没有呢?”

    赵竹合一边织着网,一边问赵老大。

    “人心齐泰山移,小鬼子、四老虎,八成是怕了,不敢出来了,刘师傅,你说对不?”赵家的老母亲接过话茬,再转到刘湘天。

    赵老母亲就着筐子剥莲蓬。

    剥莲蓬是个耐性子的活儿,剥好的莲壳放一边,莲子放一边,莲子里面的莲蕊放一边。

    莲壳晒干了当柴烧,莲子明天做饭用,而莲蕊,则要仔细了,线头头一点大,可是微山湖的软黄金。

    莲蕊这东西,娇嫩得很,得摊开了凉一夜,明天再放在阴凉、通风处晒,晒干了,再放进苦江草里捂,这样才有成色,药性也好,卖的时候,才能喊高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