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兆向龙临死不知死-《湖西抗战走廊》
第(2/3)页
话说微山湖里的鱼钩,种类非常多,有地钩、坐钩、划钩、趟钩、爬钩、棒钩、针钩、弓子钩、对口钩、半截钩、鲹子钩、红食钩等等,别说分清这些钩的用途,就是掰清样式,没喝过三年五载的湖水绝办不到。各个类别的钢钩大小不一,小的像指盖,大的如秤砣,如意单钩,对腚双钩,倒刺丛生的矛头沟,叫人眼花缭乱。鱼钩形状虽然各异,钩尖却都锋利无比,再大的鱼只要一粘钩,任有牛犊子的力气,也别想跑掉。这些钩的下法也不一样,有的暗藏在鱼道,迎头截击,有的流动在水面,尤其是滚钩,用一条拇指粗的麻绳作钩绳,每隔三寸,用捺把长的麻绳系上一把称钩似的钓钩,像串联的百瓦大灯泡,每一百只这样的秤钩,系一个巴掌大的半圆形的浮子,每一千个钩栓一根竹竿,竹竿下面是湾船的大铁锚。一船滚钩,有二十五个竿子,四里路多长钩绳,拴着两万五千多个滚钩,专钓四五十斤的大鲤鱼,百十斤重的黑乌鱼,四五米长,打场的石头磙子粗,性子猛,游性大,一游过去,后面水成沟,两边起波浪,碰上大的运输船,一头能撞掉船舵杆,遇上摘菱的小船,一甩尾巴就能打翻,身上中七个八个鱼叉,照游不误,就这巨无霸,单单惧怕滚钩,撞上一钩,想逃?门儿没有,摇头摆尾,只会搭来更多的滚钩,把它全身钩住,比捆绑的还结实。这种滚钩的拴绳两边如果是系在船上,随船漂流,就成了淌钩,能追击逃跑的鱼群。如果行船上再有渔民操作,拉锯式的划动钩绳,摆动钓钩,又成了划钩,船借风行走,再成了爬钩,像竹耙搂豆叶似的,各个水层的大鱼一个别想漏网。
兆向龙哪想到现在的里间屋,聪明的段花妮,正做着他的相思饭?
从鼓楼上栽下来的兆向龙,再也不敢回佛堂了,直接躲在司令部里养伤。
小子野佛堂里吃的那一飞刀,伤在了后肩上,虽不是要命的地方,可是和上次的枪伤连得近,故而显得更重,也因为是小子又一次吓破了胆,所以,好一段时间,趴在了床上起不来。
兆向龙不是憨蛋草包,小子养伤的时辰里,身子趴在床上,脑子却没闲着,先把自己这些年的一路走来想一遍,再联想老杀猪的吃斋念佛的事儿,受了启发,突觉得出,往后的路,还是活着好,活着能吃香的喝辣,死了后,坟头儿堆得再高,也避不了猫儿狗的爬上去拉屎撒尿,弄不好,被野狗拉出来,觉得骨头渣也不剩。
兆向龙更知道,想活着的唯一的法儿,就是别再招惹八路公安队,别再给四老虎巴巴地当狗咬。
他越想越害怕,再不敢在金乡城里呆了,伤好后,就改名李金祥,各地界的,野狗似地四处转,在各处,正经房屋不敢住,伪军军营不敢往,就钻到窑子店里,喝花酒,听淫曲,喝醉乐足了,再耍点坏心眼儿,唬那些不识字的没开眼的来巴结,让那些憨包汉奸为他花冤钱。
自古以来,文人和妓女是同一战壕的战友,文人离开妓女,就会文思枯竭,意气得不到风发;官场失意者也来这潇洒,留下无数千古传诵的名句,诸如“十年一觉扬州梦,留得青楼薄幸名”的杜牧,“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柳永,等等,不胜枚举,硬是把下九流的娼宿掰活成雅事。
憨包子汉奸们,只知道枪杆子刀把子,哪明白什么李杜白居易?兆向龙明面的又是四老虎身边的副司令,还是梁山军师吴学究,在他的忽悠显摆下,就当他成了文曲星,卖了还帮着数洋钱,把他吹得满世界,直灌到四老虎的耳朵眼,使四老虎对他也头疼。
至从巨野事件后,四老虎对许秀文疑了心,虽想把许秀文打入冷宫里,可又念他是老不死的爹的救命恩人,再就是文案上确实离不开,只好无奈地往后拖,想用不敢用的当口儿,无奈何间,知道了兆向龙狗改不了吃屎,满世界的胡搅合,跌到这份上了还张狂,觉得得把他压到五指山下收起来,因为他明白,这家伙确实有本事儿,过不多久,就会把他的城外头,给搅合个稀巴烂,就不敢再让他这样胡混胡作了,决定调他来司令部,换许秀文,给他当文书。
投降的汉奸都是这德性,顺水就张狂,见四老虎现在还没忘自己,尤其让他顶下仇人许秀文的窝,就喜不自喜,那可是个肥差,只要接手,凭他兆向龙吃里扒外的本事儿,不出半年,准能把四老虎“黑”的光剩个鸡架子,准能吃个膘肥腹里满,于是,每到一地方,鼓圆着腮帮子吹,什么四老虎的仁兄弟,是梁山上的及时雨,三国刘皇叔的诸葛亮,这一下,湖西各方诸侯,更晕了头,把他当成了四老虎,不,比四老虎还四老虎,海喝宿娼的,唯恐怠慢他,好在都是老鳖窝里事儿,葱头烂姜的,反正半斤对八两。
兆向龙从进严先树家的第一次起,就垂涎上了段花妮的美色,那秀美、野性,那冷峻、高贵,这在妓院里,城市里是找不到的,就像叫花子吃腻了肥肉膘子再啃窝窝头,心痒得不行,于是越频越不要脸的找严先树喝酒。
但是,段花妮的冷若冰霜,段花妮的高不可攀,兆向龙虽百爪挠心,却不敢造次,始终没有上手的机会。
越是想偷越偷不到,兆向龙真真的魔怔了。
今晚上,天赐良机,心里不由得狂喜。
这时候,严先树趴在桌子上已酣睡,鼾声山样的响。
兆向龙捅了两膀子,也不见严先树猪翻身,看样子,不到天亮,他是睁不开眼他那母狗眼皮子。
当然,也许是严先树故意装着睡死,巴巴的自戴上绿帽子,那样,就更不能否了他美意了。
越这样想,兆向龙心里越美滋,于是,悄悄地离开桌,打着赤脚,成了梁山上的鼓上蚤,蹑手蹑脚地,鬼摸头似的,向里屋踮着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