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解放区的军民好喜欢-《湖西抗战走廊》


    第(2/3)页

    在以后的两年里,窦昌戎使出十八般武艺,就像滚雪球一样,把湖西吹拉弹唱的绝顶人才集中在了流动剧社里,使流动剧社在湖西越唱越红,影响越来越大。

    全国解放后,剧社随专署落户在济宁城,据考证,就是现在的济宁歌舞剧团,当然,市场经济,人们生活节奏加快,没了听戏的耐性,再加上没了窦昌戎那样上进专心的头儿,剧社的形势一落千丈,现如今,社产和人员归了一家企业的物业公司,只有一块斑驳破烂的木牌子挂在那里,延续着可有可无的历史。

    全济宁,大概可能只有我,还对这块破烂不堪的木头牌子感兴趣,路过时候,偶尔的看一眼,回忆一下它所承载的那一段好长的、辉煌的历史。

    虽然是八路军的剧社,但还是往年的演出程序。

    开场前,先敲锣——招呼人,引热闹。

    赶跑了汉奸和鬼子,村民们有了好心情,各村的锣鼓家什全翻出来了,排在一起,比着劲儿的敲,把人的心,敲得痒痒的。

    还有走花船、舞龙灯、踩高跷……闹得热火朝天。

    到湖西剧团演出时,新河镇的热闹更是达到了高峰,现代戏演得让人更开眼,一个俊秀的女八路,打着绑腿,扎着牛皮腰带,有角有棱,爽爽朗朗,把台下红袄绿裤的女人们比得抬不起头。

    女八路正是张蕴涵,到底年轻,火魅儿旺,几顿饱饭,养回了她那丽质的俊美。

    眼下,张蕴涵正使出全身劲儿来指挥。

    她上前一步,先向全场敬了一个礼,然后报幕,“大合唱,洪波曲”

    ——那声儿脆得,就像摔在地上的藕瓜儿——然后退后一步,转身站在两排个儿一般高、模样个个俊的八路军前列,挥手打起拍子,引着他们齐唱:

    我们战黄河,

    我们战淮河,

    微山湖水今又生洪波,

    不能战者不能守,

    只有抗战到底没有和…

    八路军战士合唱团的合唱,撩拨起清河百姓的唱兴,要知道,这里可是戏窝儿,又赶上人们的心情好,大家自然就想亮两嗓儿,八路军的合唱刚唱完,雷鸣般的掌声刚落下,女八路张蕴涵走向台前,刚要报下个节目,却被台下一个粗旷的男人的嗓音打断,“八路妹子,俺唱个行不?”

    张蕴涵显然意外,扭过头来,看窦昌戎,这是向他讨主意,窦昌戎乐乐呵呵高高兴兴地向她打个可以的手势。

    张蕴涵转过来身子,也乐乐呵呵,高高兴兴,“今天过年,大家同乐,当然行了,问声大哥,你唱个啥哩?”

    张蕴涵的老土话,学得惟妙惟肖。

    “哈哈哈。”台下乐得开了锅。

    “俺唱个端湖腔,现编的,”这四十多岁的男人,不怯场,见张蕴涵这样的鼓舞他,更兴奋,说话间,跳上戏台子,掀一下三块瓦的毡帽,再解开外腰带,麻利地免免对襟棉袄,系上,斜一眼张蕴涵,嘴巴子一咧,嘴里油腔滑调地开始了端湖腔: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