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边的帽儿 第一章-《湖西抗战走廊》


    第(2/3)页

    趟出了一条宽敞道儿,保证了我东西大本营、根据地人员、

    物资过往的安全过往。

    这条道儿,日后,现在,在中国现代革命史上,被称誉

    为“湖西走廊”。

    更难得可贵的是,他们在取得如此辉煌战绩的同时,还

    将散沙一般的湖西区域,锻造成了最坚强的抗战阵营,为抗

    战胜利后的解放战争,尤其是解放战争重要拐点的刘邓大军

    挺进大别山的关键战役的偷渡黄河、曹县战役、羊山战役等

    等一系列军事史上的著名战役埋下了胜利的伏笔。

    湖西抗战走廊——名垂青史!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胜利七十周年,在世界各国同庆祝,

    共颂扬的当口儿,请随着我的笔触,翻看那段历史吧,或可歌

    可泣,或悲壮如天,或拍案喊绝!

    那,我们就开始吧——

    第一章

    先抛个彩儿,中间插个曲儿,说说八路军的对手的厉害,上来引引大家伙儿的注意力,让读者兄弟感知感知,他,四老虎,凭嘛,从一个杀猪的、四处逃命的杀人犯到最后当上能踩日本皇军头皮儿的湖西王?

    静谧的秋夜里,伏击的民警嗅着庄稼的清香味儿,露水地里趴了一夜,本想轻松松地给对手来一个措不及手,玩一个坛子里面抓老鳖,却极没想到的中了老匪儿的连环计,帮着他四老虎挖出了隐蔽极深、作用极大的我们自己的地下党,里里外外受到了大损失。

    1、

    老杨洪送来鸡毛信,公安队紧急部署夜袭战,只可惜——

    当老通信员杨青竹走进来,把手里的柳木拐棍一扔,从背上渔鼓袋里撕出那封鸡毛信,正是微山湖边上落日最美的时候,那晚霞,把蓝的天蓝的湖,染得艳丽艳丽的,也把老杨洪黑乎乎的四方脸膛镀成了紫金色。

    公安队长彭琦辉正要嘻笑,要说他吉星高照,佛祖附身,日后什么什么的,却细见老杨洪紫金色的面孔上满是焦急的油汗,粗布织的鲁锦汗衫,后脊梁溻得精湿。再见他哆哆嗦嗦手掌里捏出的牛皮信封上黏的三根公鸡毛,顿没了愉悦而嬉笑的心情,紧接着的是心不由地一紧,赶忙上前接过来。

    “城里的,鸡毛信,”杨青竹才顾上擦一把汗珠,那脑门上的头发打了绺,花花白白地胡乱洇巴着,呼呼地喘着粗气,重语速,又加了句,“彭队长,三根鸡毛!”眼巴巴地望着彭琦辉。

    这追加的注解,显然是多余的,在场的人都知道,信封上贴三根鸡毛,是说情报最急最紧最重要。

    彭琦辉接过信封看一眼,枣红纸面上竖写着一行小楷,“彭队长亲启.急”,不禁皱了下眉头,想了一会儿,抬起头,先展开眉,再轻轻一笑,“老杨洪,你是赶巧了,今儿,炊事班长老王头,可是下了大力气,草鱼抹锅饼,荞麦面的,嘿,又香又酥还又鲜,可要敞开肚皮造呦。”

    在公安队里,杨青竹因着功劳,早被封了老杨洪。老杨洪是开封府宋朝大将军杨令公的总管家,四代元老,上管佘太君,下管众将校,位儿虽小,可手里的拐棍儿,不管男的女的,想抡谁就抡谁,权儿大着呢。

    一路上,老杨洪杨青竹都为“三根鸡毛”着急,六十里的水旱地,一个下午晌儿就赶到,现见到彭琦辉这般轻松,于是,悬着的心就放下,也轻松下来,跟着咧嘴乐了,不想嘴唇一紧,上面的干纹洇出血水来,发觉后慌忙抿去,却没想成了小女孩般的嫣红,惹得周围人又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