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章 紧急会议-《大汉第三帝国》


    第(2/3)页

    听了刘范的话,属下们深以为然。想了半天,赵匙首先站出来,对刘范一作揖,说道:“主公,属下以为,我们尚未清楚朝廷为何会对太公等动手,敌在明我在暗,形势十分不利于我。不如先打探打探消息,再做计较。”

    刘范叹了口气,说道:“不行!现在我父亲他们危在旦夕,把你们召集来已经花了两天,现在是多一刻,他们就多一分遇害的风险。时间不允许我们再去调查了。”

    董扶也说道:“主公说的极是。况且就算我们不知道何为原因,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一定是外戚集团和宦官集团中的至少一个势力主导了雒阳之变。因为除了他们之外,就无人再有动机和实力能够促成此事。属下认为,我们宜应首先救出太公等人,等他们安全之后,再清算他们不迟。”

    刘范赞许地点了点头。在刘范的心里,首要任务就是要保证他们的安全,至于迫害他们的势力,可以日后慢慢算账。

    刘范无奈地说道:“此次变故,最大的目的就是要保证我父亲他们的人身安全,其余的都可以计较。毕竟,现在是朝廷占据上风。”

    群臣一听刘范这句话,都点了点头。确实,现在朝廷如果拿刘焉等人的性命相要挟的话,那刘范还是要服从的。因为刘焉等人还在朝廷的手里。对刘范而言,什么金银财宝,什么如画佳人,什么江山霸业,现在都比不上这五个老头的性命重要。

    大事件,锦衣卫自然是用尽了十二分力气,星夜兼程地赶往凉州各个重要地方,如西凉十六个郡的郡府,境内西凉军各个秘密军营以及军工厂等地方。只在一天之内,西凉的军政大员们都清楚了发生在洛阳城的致命变故。

    初闻洛阳之变,太守们和将军们无不都吃了一惊。他们之中不乏智者,论智谋,洛阳朝廷的衮衮诸公还不如他们这些能臣猛将。但是他们之中谁也没有想到,雒阳方面竟敢如此大胆放肆,竟然连他们家主公刘范的亲眷下手!虽然只是将他们下狱,而没有对他们下死手,但仅仅是下狱,也足以让刘范的臣子们恨得牙根痒痒的。

    因为西凉这几年来不论是经济,还是政治,亦或是军事,方方面面都在刘范的改革下高速发展,所取得的成就,是雒阳朝廷根本不敢想也是不能做的。随着潜移默化,西凉人从上到下都对一代昏君汉灵帝刘宏领导的雒阳朝廷充满了鄙视,甚至是歧视。他们认为,西凉在某种程度上,早就是一个脱离于雒阳朝廷掌控的独立国家。

    既然是一个国家,那又何必对雒阳朝廷俯首称臣呢?西凉人从上到下,人人心中早就萌生了脱离朝廷的掌控,自立为王的念头了。西凉的下层人民的主体是凉州的土著和从东州而来的移民,每个人都充分体会到了生活在腐朽无能的雒阳朝廷的统治之下受尽剥削折磨的极度痛苦,来了凉州,处于刘范的统治之下,谁也不想再次回到那种水深火热的生活中;而西凉的上层人士,多为追随刘范和被刘范的新政吸引而来的富商和寒士,富商在雒阳朝廷统治地区受尽重农抑商给他们带来的歧视,而寒士们早就在世家大族的挤兑中风雨飘摇了,所以西凉是他们最理想的选择。

    而且,随着刘范势力的不断膨胀和极力的拉拢,受尽礼遇和恩赐的太守们和将军们早已对刘范是一万个效忠。对他们来说,刘范已经和他们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谁也不能离开谁。现在刘范的亲眷被捕,就相当于是他们的亲眷被捕。如此一来,他们能不急吗?

    所以,西凉的太守们和将军们惊讶之后便是急怒。当即跟着锦衣卫的探子快马加鞭赶回姑臧城。不出一日,太守们和将军们以及其他臣子都到了。文官者有:凉州工业从事马均、安定太守赵匙、金城太守董扶、陇西太守庞羲、敦煌太守陈翔、酒泉太守张俭、张掖太守姜迥、武都太守刘陶、西海太守王国、居延太守阎忠、北地太守孔昱、汉阳太守傅變、天水太守司马直、羌地(西宁郡、湟源郡、青海郡三郡)太守马腾。

    武官者有:疾风将赵云、飞虎将张辽、苍狼将黄忠、捷豹将张颌、迅雷将文聘、良骏将马超及其副将马岱、金狻将魏延、陷阵营主将高顺、虎卫军主将典韦、亢龙将庞德和阎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