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池一刀原本叫什么,已经没人知道了。 百姓之所以叫他池一刀,是因为池一刀卖肉,一刀下去,斤两之差绝不会超过一钱。 池一刀名声不好,在当地就是个泼皮。 但这不影响他身边常有朋友。 谚语有云,仗义每多屠狗辈。 池一刀为人仗义。 从十岁开始跟随他爹杀猪,至今已有二十五年头。 在乡里只要遇到不平之事,他便能拔刀(杀猪刀)相助。 所以,乡亲们虽惧他是泼皮,倒也不厌憎他。 二十五年千篇一律地挥刀,也造就不出一个将军来。 从工至师,再至匠。 池一刀此生,最多也就是个杀猪大匠。 匠与将,是有分别的。 想从匠转化成将,如同天壤之别,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因为杀人与杀畜生完全不同。 这其中需要太多的机缘了。 可党项、吐蕃和叛军给了池一刀这个机缘。 村落被焚烧,乡亲被屠杀,财物被掠夺,妇女被羞辱。 而池一刀,从他将用了二十五年的杀猪刀,捅进吐蕃士兵后背,刺了个对穿的那一刻起,机缘就悄悄来到了他的面前。 这世间有很多种人。 有些人至死都不敢反抗。 有些人天生就脑长反骨。 而有更多人,需要有人领头,才敢反抗。 池一刀就成了那一个领头之人。 整合敌后自发抵抗者,收拢叛军逃兵。 开始只有七人,到如今一万余人,池一刀变成了池大帅。 从此没有人敢再直呼他池一刀了。hf();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