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二章 勇者无泪-《隐龙惊唐》


    第(1/3)页

    唐有直道,既然第一支援兵到了,第二支还会远吗?

    况且,三万神机卫,可当十万兵。

    这是大唐人人知道的谚语。

    李师的到来,让李大亮松了一口气。

    李大亮是最早接触到天雷的大唐将领,当年与李沐对吐谷浑一战,见识了天雷的威力,便把天雷奉为战场神器。

    当他看到李师带来的二十四门火炮后,便彻底放松下来了。

    二十四门火炮,这是江南历经两年,日夜冶炼的成果。

    李沐奉行大炮主义,推崇炮火覆盖。

    所以在他的影响下,神机卫将领对火炮的运用,都遵行集中使用原则。

    李师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远、中、近的火力覆盖。

    当然,这个时代,这远中近的定义是,五里之外、三里、一里以内。

    可就算如此之近,对付突厥攻城,也已经足矣。

    姑臧城,稳如泰山!

    ……。

    月黑风高,杀人夜!

    房玄龄很着急。

    如同热锅上的蚂蚁。

    他无法见到李世民,虽近在咫尺,却远如天涯。

    既然无力阻止,只能劝谏李沐。

    他之前数次向李沐进谏,需要在宫城留有驻守军队,以防万一,却被李沐断然拒绝。

    房玄龄是真担心,担心大唐朝野动荡,国柞崩倾。

    这不是因为房玄龄转变,开始忠诚于李沐,为李沐考虑。

    而是为了李道宗临行前,那一拜。

    这一拜,令房玄龄深感肩头之重。

    房玄龄在不断反思,在自问,何为国士?

    士之才德盖一国,可谓国士!

    房玄龄明白,此时长安任何风吹草动,社稷危矣,大唐危矣。

    今夜,房玄龄心神极为不宁。

    于是,他进宫,打算以死相谏,宫城必须留禁军防守,哪怕是长安城中刚招募的新兵,也可了胜于无。

    可房玄龄到了承天门,却发现自己进不去了。

    此时尚未到夜禁之时。

    房玄龄站在朝堂数十年,前后三朝,出入禁中,是为常事。

    不说守门士兵个个认识他,守门将总该认识他吧?

    可今日,房玄龄进不去了。

    进不去,那就不进。

    想传话通禀,却亦不得。

    房玄龄依稀之中,在守门将士人群中看见了一张熟悉的脸。

    纥干承基。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