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1、拜见婆母-《一品大闲人》
第(2/3)页
一场余韵的小风波终于消弭,八月廿八,是请刘媒婆看好的日子,宁家专门在县城最好的奎元馆摆下酒席,作为两家订亲之筵。
奎元馆是乡试中了秀才解元的才子们专门庆贺考取功名的地方,馆子里的大师傅一手鲤鱼焙面享誉四方。那浪里白条张顺便不等宁泽开口,一气送了四十条八斤上下的大鲤鱼,看得柳大洪瞠目结舌,顿起贪心,非说摆个宴席用不了这许多鱼,自己先弄了二十条回家养着,等将来慢慢招待姑爷。
宁泽简直被他气得欲罢不能,张氏没口子地唠叨这汉子已经把脸丢到街上去了。却阻挡不了柳大洪一颗不占便宜就是吃亏的贪心。
那一天,宁家自然是请了街坊紧邻,宁泽把张顺等一伙船工悉数请到,又是店里的张伯和学徒等等。柳家的客人也来了两三桌。
在刘媒婆兼职的司仪指导下,柳大洪终于被张氏瞪着,严肃认真地坐在上席上首,受了宁泽一拜,并大声宣布,从此宁柳两家便是姻亲。
张顺等人带头轰然叫好,客人们纷纷举杯庆贺。
这一顿酒宴,当然是男女不同席。李氏和张氏便转到小间招待女眷们。张氏小了李氏许多,恭恭敬敬请李氏坐了首席,自己侧位相陪。两个亲家都是善良和睦之人,同在一县生活多年,早晚也是见过的,自然气氛融洽。不断夸对方养的儿女好。加上客人们纷纷附和,说起柳清思的秀外慧中,贤良淑德,那是万里挑一。宁泽一表人才,精明能干,比那些秀才相公们也差不了多少。
然按照规矩,订婚也不一定非要摆宴席,就算摆了,女方也断不能参加。
因此李氏不免有些遗憾,没能见到未来儿媳妇一面。
刘媒婆十分知趣,笑道:“老太太想见未来儿媳,那又有何不可?只等来日寻个清静去处,摆下茶点,请亲家携了清思过来吃茶便是。自家二三个人作陪,又不嘈杂,更加亲热。
李老太太连连点头,回身殷切地看着张氏。张氏心中高兴,哪有不答应的道理,一口应承第二日便携女儿一同去县里观音庵,一来拜佛,二来见过未来婆母。
柳清思一个人在家里,整整梦游了一天,一会儿想想宴席的盛况,一会儿想象宁泽拜见父亲的模样,最担心的是母亲和未来婆母的关系是否融洽。也仿佛能听见一片欢声笑语,想象客人们纷纷祝她和宁泽郎才女貌的热情。
晚上吃完酒散席,柳大洪因是自家摆酒,宁家出钱,不免吃得口滑,歪歪扭扭让几个工匠给搀了回来,高声喧哗着扔床上睡了。母亲张氏却是满脸欢喜,拉着女儿说体己话。
“你那婆母人极善良,是极好相与的。人家宁家今天真是做足了功夫,你一生有靠,娘也替你欢喜得很!”说罢搂着柳清思,无尽的爱抚。
柳清思依偎在母亲怀里,享受这一年来心惊胆战换来的幸福。只听张氏又道:“今日宴席上,你婆母说可惜你没去,没见过一面。娘已答应下,明日咱们母女便去观音堂敬香,你就去拜见她一回。务须礼数周全,别让人失望了!”
柳清思微微有些害怕,但更多的是开心和期盼,低声点头答应了。等送走母亲,便取出自己平日喜爱的衣裳,一件件在身上比划挑选。又思量着明天装扮.如何才能让宁泽的母亲开心。
宁老太太其实也很紧张,宁家头一个儿媳妇让她心有余悸。虽然绝对相信二儿子的眼光,也打听过柳清思的人品。但因前回演惯了逆来顺受的角色,这次怎么也找不到当婆母的感觉。还是牛嫂不住打气:“放心吧老太太,咱们二郎连陈文锦家都治得下来,你老人家还怕柳家不成?况且昨天亲家母的性格人品也是亲见,是极随和极讲理的人,她调教出来的闺女,怎会像头一个一样?”
战战兢兢中,李氏在牛嫂的陪同下先一步来到观音堂,虔心拜过菩萨便移到后院小亭子里等候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