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会试结果-《明末大权奸》
第(3/3)页
雁塔题名已经是唐朝进士的风俗了,不过到了这时,雁塔题名的风俗虽然已经不再,可是却也成为高中进士的代称了,这名报子其实说的都是废话,因为会试过了,就意味着进士已经妥了,可是毕竟从贡士到进士还有一步之遥,不管怎么说这也都算是再进一步,这其实也就是一句讨喜的话。
马鸣风连忙道谢,同时取出一百两纹银,直接打赏给两位报子。
两位报子一看顿时大喜,这位马老爷又年轻,出手又阔绰,将来绝对前途无量,自然不住的送高帽,把马鸣风可劲儿的夸了一回,又祝马鸣风在殿试中名登一甲,进士及第等等。
马鸣风笑着命人把报子送走,随后对大家说道:“今天我们早早的吃饭,然后去贡院看榜去,如果你们有别的事情,也可以自己去办事,不过不要忘了在日落之前回来,今天晚上我们要去太白酒楼,好好庆贺一番。”
这个时候却没有任何人去办私事,他们都想跟着马鸣风去看榜,就连年纪最小的刘兆麒也都欢呼雀跃着要去看榜。
自从得知马鸣风中了进士,其中的许多人都觉得跟着马鸣风混更有前途了,毕竟成为进士已经是功名的巅峰了,就算是外放,最差的也是一个七品县令,而且就算是县令,升迁也不会慢了,熬个十几年最差也会成为知府甚至布政史之类的官员,而如果被点为翰林的话,那升迁就更快了,十几年的时间如果升迁快的都有可能入阁了。
而在军中,如果是个大头兵,就算升迁再快,十几年的时间做到百户都极为稀少,更不用说更高级的军官了。
所以如果过说之前这些人愿意追随马鸣风那是因为马鸣风的恩义和他们无路可走,现在则是因为跟着马鸣风能够混个出人头地,这让这些人能够对马鸣风更加忠诚,就连俞振龙,原本跟马鸣风是半师半友的关系,之所以听马鸣风的安排主要是出自感恩、兄弟情和帮忙的动因,现在却又多了一种服从的意味。
这并不是说俞振龙的人品不好,只不过华夏一千多年的科举崇拜和六百年重文轻武的传统早已经深深烙印在每个人的心中,即便是俞振龙这样的人也不例外,当初范进不过是中了个举人,他的老丈人胡屠户就不敢再打他了,更何况马鸣风是进士的身份?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