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第077章-《回到古代交笔友》


    第(2/3)页

    鸡肋?无知的人类!

    谢峥差点把祝圆骂他的话翻出来,顿了顿,不答反问:“平日朝廷政令下达,各地官员是否需要断句,揣测其中含义?”

    “这是自然。朝廷政令事关重大,若不仔细揣摩,出错了怎么办?”

    谢峥视线一扫,看到人堆里的承嘉帝,怔了怔,朝他身后的德庆道:“德庆公公,可否借纸笔一用?”

    德庆看向承嘉帝,后者摆摆手:“去吧。”

    众人这才发现承嘉帝,纷纷退后,拱手告罪。

    “诶,别管朕,继续,继续~”

    好在小太监很快将纸笔送过来。

    一行人索性移步旁边茶座。

    谢峥直接在几上铺纸写字,以申请加印月刊册数为例,写了份简易奏折。

    长句短句交杂,通篇辞藻华丽,读起来酣畅淋漓。

    “殿下好文采!”徐大人赞道。

    “徐大人过誉了。”谢峥看着那位黄大人,“黄大人看完此文,可知何意?”

    黄大人盯着纸张琢磨了片刻,不确定道:“可是说,月刊受民众欢迎需要加印一事?”

    谢峥点头,低头在纸张上加了几个标点,然后问:“黄大人再看,这般有何不同。”

    黄大人再次低头:“不都是那些字——”

    “不错!”凑过来的承嘉帝赞道,“这样清晰多了。”

    徐大人也抚着长须连连点头:“清晰明了一看便知,且没有歧义,标点符号功不可没。”

    “往日我人微言轻不好多言,趁此机会,正好与父皇、诸位大人建议一二,朝廷政令、奏折等办公文件,往后可做些适当变动。政令通达,上下一致,事情才能事半功倍。”

    承嘉帝摸着下巴陷入沉思。

    诸位大人也面面相觑。

    谢峥接着道:“诸位大人或许觉着这不过是细枝末节,不值一提。在我看来,标点符号一事从长远来开,是利国利民、民众开蒙的得力助手。许多人一辈子也就认得几个字,若是不加标点,他们看话本、看朝政解读,必定会觉艰涩难懂,若是加上标点符号,再加上精准的用词语句,百姓便能轻易读懂朝廷政令……许多事情,便不容易被误解,朝廷办事能顺畅些。”

    徐大人捋了捋长须:“若不是家中女眷聊起月刊里的话本情景,老臣还发现不了殿下这贴心的举措……”他感慨道,“殿下赤心!”

    谢峥拱手:“不敢当。若不是有幸得识一名高才之士,我也弄不出如此规整的标点符号。”这高才之士自然是祝圆。

    也不是祝圆主动建议,只是法子确实是从其身上习得。

    有人好奇:“何人如此高才?”

    谢峥迟疑了下,坦然道:“是佩奇先生。”这功劳不如水泥、月刊显眼,标点符号润物细无声,冠在她头上也是无妨。

    众人茫然。

    “佩奇先生?”黄大人皱眉,“老臣竟未曾耳闻。”

    承嘉帝却眼前一亮:“佩奇先生啊,如此大功,当赏。”然后朝谢峥道,“佩奇先生人在何处?速速让他来领赏。”

    谢峥:……

    “不敢欺瞒父皇,佩奇先生生性潇洒,视功名如粪土,若是父皇要赏,便赏赐银钱吧。儿臣会替您转交。”

    徐大人唏嘘:“不亏是想出标点符号的大能……”

    承嘉帝则瞪向谢峥。

    谢峥面不改色:“还是父皇连这点银钱都不舍得?”

    承嘉帝磨牙:“赏,自然该赏,来人,笔墨伺候。”

    唰唰地写完一份封赏旨意,承嘉帝将笔一扔,扫视众人一圈,道:“好了,标点符号之事你们也了解清楚了,回去都写份奏折,讲一讲如何教化普及、如何应用。”

    “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