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武后出手-《重生大唐皇太子》


    第(2/3)页

    “陛下,此事事关重大。是否押后再议?”

    就在武后正在犹豫的时候,许敬宗站了出来沉声说道。

    武后赞许的看了一眼许敬宗,这个老臣不愧是自己倚为臂膀的人物,短短的时间之内便做出了最有利的决定,只要能够暂时将事情拖下来,可以操作的地方就多了。

    李治还没表态,戴至德就先站了出来。

    “陛下,不妥。此事事关重大,又证据确凿。当即刻审理,以安天下之议!何况大朝会本就是议事之时,何必押后!”

    口气冷硬,直接将许敬宗dǐng了回去。

    眼见双方都不肯让步,李治一时之间也难以决断。

    “陛下……”

    武后的声音忽然响起,让大殿中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了起来。等待着武后究竟会说什么。

    顿了片刻,武后开口道。

    “此番裴将军平定突厥,实乃大功,不过招降敌酋之事确有不妥!不知陛下打算如何处置此事?”

    武后的口气很淡,但是其中的锋锐之意却很明显。

    而且这句话虽然是在问李治。但是武后的目光却是看着李绩。

    她这是在提醒李绩,裴行俭的事情还在自己的手中没有处置,若是真的要动李义府,可要好好掂量掂量。

    虽然眼下的情势看似十分严峻,但武后一眼就抓住了关键,这件事情明面上四位重臣联名上奏,但是实际上却是军方对于李义府的报复。

    如果军方一旦愿意罢手,那么事情就好办多了。

    虽然张文瓘,戴至德,郝处俊三人的权威同样深重,但是许敬宗,李义府等武氏官员也不是吃素的。

    到时候武后就可以顺水推舟的将此事押后再议,如此一来,变数就多了。

    所以,眼下的关键之处,在于李绩的态度。

    不得不说武后的感觉很敏锐,只是区区的一句话,就让李绩的脸色变得难看起来。

    弹劾李义府,是围魏救赵之计,本意就是为了帮裴行俭脱离险境,现在武后的口风显然已经松动很多。

    李绩明白,只要自己适时退避,武后也不会在裴行俭的事情上多做纠缠,算是皆大欢喜的局面。

    只不过唯一不满意的恐怕就是眼下一本正经的太子李弘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