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五章 针砭时弊-《重生怦然心动》
第(2/3)页
“《微观经济学》是专门写微观经济学的书,介绍了消费行为、生产者行为等微观经济学理论,版本有很多的,《宏观经济学》主要介绍了国民经济运行的相关理论,比如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外汇政策的理论依据等,版本也很多,曼昆就单独还写了一本《宏观经济学》,属于中级宏观,这本书比《经济学原理宏观分册》要难一点,适合本科高年级和研究生低年级看。”
公共教室里面的学生们都认真的听着何教授的讲课,不断有学生从后面进入教室内,人群汹涌,也有一部分人离开,不过这些离开的人都是少数,一般来说坐在前面一两排的男生女生,不是学霸就是尖子生,自身都十分优秀,在坐在旁边的甚至还有研究生来听课。
“我们来讲下曼昆的经济学原理,这本书的特色先在于简明性,曼昆在写这本书时依据的原则是:写作最重要的是简单明了,而不是事无巨细包罗万象,读者的时间是稀缺资源,而这也就体现了经济学本身的“经济”二字。”何教授声音不大,但很有穿透力,这样的老师有着经济高展时期对‘经济’所独有的热忱,他爱这个散勃勃生机和活力的国家,也希望为国家改革展经济高飞腾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而眼下教书育人,培养出一批批的国之栋梁,对于这个老头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中国顶尖大学以及世界顶尖大学和普通重点大学经济学金融学的学生都在做什么不同的事情?”何教授抛出一个问题。
底下的同学都在窸窸窣窣的交头接耳的讨论,这个问题确实比较尖锐,而且也是同学们比较关注的事情,中国顶尖的学府和世界顶尖学府的又有什么区别?而又和普通的学校又有什么区别?这似乎是一个很难在一时间得出某种结论的辩题。
苏灿微微沉吟着,在思考这个问题,尽管他不是这个专业的学生,但同样的这个问题也包括了土木工程等等在内的诸多专业。
很难回答,应该说是不知道从何说起,苏灿还在想,毕竟他前世读的是普通的大学,他可从普通大学中得到佐证,但这需要时间。
韩雨寒若有所思,目光朝苏灿扫了一下。
前面那些研究生和尖子生学霸们都在交流讨论着这个问题,有些人甚至讨论的十分火热,有很多辩论可以说起。
“这个回答很容易,就是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程度。”何教授扫了眼下的学生,缓缓地说道,他声音很低沉,让许多学生都停止了交流,屏住呼吸听这这个老教授为他们解惑。
“先我们来拿中国顶尖大学和世界顶尖大学来做个比较,用来区分一下他们。”何教授顿了顿。
“金融学在中国本身就被扭曲,搞到金融学和经济学好像差不多一样!其实金融、财务、经济是三个完全不同的学科!”何教授说出来,众人若有所思点头。
他继续在讲台上面说道:“像在中大岭南学院由于是全英语教学,并且老师小半都有出国留学的海龟经验,所以分得还算清楚。。。我们拿北大和清华来举个例子,北大的教授是许多国内教科书的作者……但是说实话,他们只有零星几个在投行里面有实践经验。这话,倒不是说北大不好,但是起码要有在投行经历的氛围才行,否则金融还有何意义?清华的计量其实挺牛的,拿着国家补助的教授数不胜数,但是严重脱离现实。”
“金融金融,所谓金融,就是融金用的,衍生物在国内本身就不多,其实也不能要求清华北大太多。说到这里就引用一下李敖的演讲吧,李敖这个人是时事批评家,他曾说过,‘京师大学在戊戍变法的时候是反对政府的,政府反而还要花钱养他,现在的北大,就是太没种了,说完还狡猾地笑了笑……’所以说,不管是北大清华还是人大交大,它们都存活在体制内,距离‘金融’非常遥远,距离实践也非常遥远!”
台下座位后面,潘大爷悄声道:“这个教授挺有趣的啊,敢这样公开调侃清华北大的估计没几个。”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