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宋忠代表荆州儒士,敬秦子先生。”于是,在宋忠的带领下,数百荆州地方的儒士起身,一起敬秦峰酒。 这可是提升威信,为将来争霸打基础的好机会,往往这个时候,秦峰都会来者不拒,杯到酒干。 儒士们不禁称赞秦峰文武兼修,道德圣贤之风非比寻常。 “司马徽代表豫州儒士……。” “赵岐代表雍凉儒士……。” “XX代表江东儒士……。” 数千人,一群一群,一片一片起身,代表他们的地域,向秦峰敬酒。 “哎……。” “哎……。”往往这个时候,曹操和袁绍就唉声叹气。他们也是碰杯,袁绍头大道:“看来,未来首登三公者,必定是子进贤弟了。” 曹操脸黑道:“就差过程和年纪了……。” 而刘备还顾不上叹气,只见他在席面见游走,那里的儒士敬完秦峰酒,他就抱着酒坛子过去添酒,“我是刘备,新圣大人跟我老熟悉了,称呼我是流弊流癣多……。” 会场的气氛很热烈,儒士们纷纷说理学,有些已经开始辩论起来。 蔡邕、郑玄两位鸿儒见状十分欣慰,道:“秦子先生出世,让吾等有看到了儒家鼎盛的气象。” 秦峰急忙一阵谦虚,十分不好意思,毕竟他什么也没做,随手扔出来一套后世的理论,就将当今大儒们镇平了,还是非常平的那种。然而他越是惭愧,越给人圣贤谦逊的感觉。 就在这个时候,不谦逊的出来了。 会场上,西北角和东南角,两个儒生娃娃气鼓鼓的。小诸葛亮拼命摇着扇子,小司马懿眼珠滴溜溜的转,都在为无法成为圣人弟子而黯然神伤。 “什么荀文若,什么王佐之才,小爷我长大了,一准比他强!”小诸葛亮摇着扇子不满。 忽然之间,小司马懿的眼珠子不转了,头顶冒出来一个灯泡的时候,起身。 “臭小子又要搞事!”司马防一把没抓住,司马懿就跑了出去。 司马懿来到了司马徽等大儒的台子下面,恭敬的躬身一礼。 司马徽等人是大儒,道德典范,丝毫不会因为司马懿年幼而看轻他。司马徽抚须笑道:“这位儒生,何事?” 司马懿又恭敬一礼,就对许邵道:“常闻许先生月旦评,今日晚辈斗胆,请先生为晚辈点评一番,不知先生可愿屈尊?” 突然,又一个摇着羽扇的小娃子跑了过来,稚嫩的声音呼道:“还有我!” 顿时,二个小小儒生的举动,引来的在场所有人的注意。 秦峰发现后,心里一动,“月旦评?”他立刻来了兴致,也不知,许邵这位从未走过眼的牛人,会怎么去点评司马懿和诸葛亮?(未完待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