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十四章 九江府-《道祖是克苏鲁》


    第(3/3)页

    九江平原的地利极佳,非常适合农业耕种,震巽两国局势稳定,是联姻结好的盟友,又属忠于仙宫的亲近藩国,局势稳定鲜有战乱,密布的河网也适合三国贸易,因此人口极多,田舍相闻村落密集,随处可见数万数十万人规模的大型村镇。同离国那种山沟沟里鬼都见不着几个的孤寂景象相比,实在是相差甚远。

    不过哪怕关系再好,人越多的地方也越复杂,这里相当于三国门户,南国同中原直接接触的门户,而且地处平原无线可守,两大藩国缴纳给仙宫的赋税钱粮,也都是通过九江的运河转运,直达三垣的粮仓府库,可以说是仙宫的大动脉了。

    因此各方也不约而同得在此地屯驻重兵。这次仙宫讨伐坤国,雷部,巽国和震国的三路大军及无数粮秣兵饷,也是经过九江运河,舟车北上,旌旗连天,一路运抵三垣的。

    如今驻镇九江府的化神修士,就是巽国四大门阀的领袖,九江县侯,平东将军,巽国丞相,陆家家主陆议。

    这个人在巽国的地位,就相当于离国的国师和御史大夫的集合体,陆家主不仅是巽国的文武百官之首,四大门阀的士族中人也为他马首是瞻。

    他也确实是个有本事的,据说年轻时,同统帅雷部的征东将军闻天君配合,率领仙宫同巽国的联军扫荡百岳山,几乎是战无不克,攻无不胜。直到巽国主说放下那人头!让我来!给他调到北边驻守九江,这才给了罗酆仙宫一点喘息之机,当然九江这边也很重要啦咳咳!

    总之这次陆家主倒是没动,依旧留在北边镇守,防备中原的妖魔鬼怪流窜入巽国。但他麾下诸将和部曲精兵,那些巽国的百战精锐,大都加入了神教讨伐军,跟着闻天君西征去了。

    李凡一个个村落城镇,走马观花得看下来,心里略估算了一番,光是巽国九江府这一侧,应该就有两三百万人了,整个九江,江陵,司州井宿卫的三角平原,人口怕是不下千万。而且李凡还发现本地的乡镇,有非常完善和体系化的人才培养体系。

    各村各镇都有乡贤宗族办的学堂和从书院请来的先生教习儒学。门阀豪族寒门的子弟都可以在书院接受教育。而庶民贱民也有机会被挑中去作部曲私兵。有一说一,仙宫也是有上升渠道的,制度本身也没有什么好坏,符合生产力的发展就稳定,不符合就会崩溃罢了。

    而且在仙宫的体系之外,还有许多从北方流落来的散修,毕竟修真世界是真的很残忍很血腥很恐怖,动不动就灭门绝宗,杀头下酒,煞化魔胎什么的,总有人混不下去的,也总有人想过两天安稳日子。

    巽国倒没有离国那么巴结散修,无论墨竹山还是南宫家都恨不得打出‘大爷来开荒啊’的招牌来。当然巽国也不禁止其他修士传教布道。毕竟虚月当空这年头,连水里的蛤蟆,地里的田鼠和海里的珊瑚都能拜月,你想管又哪里管得过来?何况也能制衡本地的书院,何乐而不为呢?

    于是巽国的宗旨就是放任这些散修自己整自己的。只要你不自己作死和三大派对着干,更不要和罗酆魔宫勾勾搭搭的,那官府也懒得管你在哪座山哪个洞里称神显圣。如果真有特别优秀的人才,世家和朝廷也会乐于招募为供奉,给个官方的出身纳入体系里来使唤。

    于是这些外来的散修,通常实力弱的就依附于地方家族,成为本地家族供奉,实力强的则自己挑个地方开坛讲道,建立自己的道场,收取地方财主员外商人的供奉,挑选弟子发展自己的道统。也算是提供了仙宫体系之外的道路。

    铁佛寺就是这么个性质的修真门派,严格得说算是三大派之外的第四条路,释家的道统。

    释家以前从西边传过来的,但是西边的诸国差不多都给神教灭光了,昆仑另一边都是神教的地盘,所以这部道统的来历已经不可考察,只知道这种功法比大部分散修功法,甚至大部分三大派的功法都稳妥安全,也不算太弱,据说也能修到化神的境界,所以最近在中原也非常流行。尤其是震国,据说有僧舍万座,寺庙千所,连震国国主,鼎鼎大名的兰陵萧氏家主都在潜修,据说震国的释家修士都以国主为尊,称他为护法菩萨王,并且得到震国的大力支持和笼络,散修为了投靠萧家,因此闻风参习的人数甚众。

    铁佛寺似乎就是释家内部某个派系,从震国开到巽国的下院。因为两国有联姻同盟之谊,释家在巽国的发展也比较顺利。也算是巽国宗室比较信任的散修门派,铁佛寺就在九江府城中,同宗室代表的建昌侯府相隔不远。

    李凡抓了把土用归尘真气捏成个破碗,把司南放在里头转悠着,就和个老叫花子似的,跟着机缘进了城,一路找到了建昌侯府,然后抬头就看到侯府门口拉着黑旗白幡,里外全府正披麻戴孝的哭丧。心里登时咯噔了一下。

    你说巧不巧,他还啥都没做,建昌侯这就薨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