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养尸地,孟博村(4k)-《苟在雾隐门当术士那些年》


    第(2/3)页

    在到村口的小河边时,林易和白云舒已经瞧出了异常。

    “等等,曹大哥,你看这溪水...”

    林易示意三人停下脚步。

    曹达华顺着林易的指示打眼一瞧,不禁吓了一跳。

    平日里清澈见底的溪水,此刻竟然变成了黑水!

    而且隐隐之间,有一丝丝黑色的瘴气从水面上飘出。

    白云舒皱着眉头,脸现愁容,看向林易。

    林易也是皱着眉头,说道:“看来这村子已经遭到了那夫妻俩的袭击,不知道村民们现在怎么样了。”

    曹达华拔出官刀,说道:“那还等什么,咱们赶紧到村子里,那夫妻俩要是在,我曹某一刀一个,两个一双,为民除害,然后还要请林兄弟把被咬的村民们给治好。”

    林易向远处张望了片刻,摇了摇头,说道:“恐怕没这么容易,曹大哥,你看看这地上。”

    不远处,地面已经逐渐变成了黑色,越往村子的方向,黑色越深。

    路边的庄稼地里,稻谷、高粱成片成片的死去。

    “这...这是为何?”

    曹达华不禁颤声问道。

    “恐怕是尸气太重,腐蚀了这里的水土,这对夫妻吸了不少人的精血,实力大增,这里的僵尸已经并非普通的僵尸,寻常武器已经对这些僵尸无效了,大家一定要小心。”

    林易正要抬脚上路,被曹达华一把拉住。

    “林兄弟,寻常武器无效,那你打算怎么对付这些僵尸?”

    林易掏出桃木剑,剑身散发丝丝道韵,说道:“我有这把桃木剑,专克邪魔外道,僵尸自然也不在话下。”

    曹达华听了连忙指着白云舒说道:“可人家白姑娘没有呀,就你自个儿有,一会儿万一遇到了一群僵尸,我和白姑娘岂不是危险?”

    白云舒将身后双刃抽出,开口道:“我这两把武器并非普通的刀,而是叫做阴阳刃,阳刃就是阳干的刃在地支子午卯西,阴刃就是阴干的刃在辰戌丑未,暗含五行八卦之力,是仵作行的门人惯用的武器,对妖魔鬼怪有特殊的伤害。”

    第二阴门的仵作经常与尸体打交道,难保有些尸体没有问题,所以自打进入仵作行,便人人拥有一件阴阳刃做武器,只不过后来仵作行的门人们专注于验尸,逐渐的把功夫给落下了。

    实际上,阴阳刃不仅仅可以用来杀敌御魔,也能用来防身护体。

    当解剖一些怨气重的尸体时,在尸体的头顶和脚底各插上一把阴阳刃,则能将尸体的怨气克制住,从而不会伤及验尸的仵作本人。

    曹达华一听林易和白云舒都有称手的武器,连忙指着自己说:“你们都有可以抵御僵尸的武器,可我没有呀,我身上就一把普通的官刀。”

    林易拍了拍曹达华的肩膀,说道:“曹大哥,放心吧,你是为衙门办事的人,行得正做得直,又经常乐善好施接济孤儿寡母的,身上自然有一股浩然正气,所以即便你拿着一把普通的官刀,那些僵尸也奈何不了你。”

    曹达华露出微笑,用手抚了抚自己的八字胡,笑道:“嘿嘿,真的吗,林兄弟。”

    一旁的白云舒翻了个白眼...

    ......

    随着村路的深入,天色逐渐黯淡了下来。

    路上的泥土变的黝黑,各种稀奇古怪的毒虫不时从泥土里冒出头来,空气中也弥漫着一股腐臭的味道。

    三人小心翼翼,来到村口。

    耳畔飘荡着呜咽的风声,如同怨灵一般,撕咬着腐朽的窗棂,“当当”作响。

    尸体的恶臭毫无保留的刺激着三人的鼻腔。

    树上不时传来乌鸦的鸣叫,仿佛在诉说着刚才这里发生的一切。

    树叶沙沙的声音,反而映承着村里的寂静。

    这哪里还是曹达华口中美丽的村落,已经俨然成了一片尸气横生的养尸地!

    ......

    养尸地,多出僵尸,按照民间传闻的葬理说法,选择阴宅风水讲究的是龙脉“穴气”,简而言之就是葬穴的地气。

    作为凶恶之地的养尸地,多出于山形脉相,诸如“死牛肚穴、狗脑壳穴、木硬枪头、破面文曲、土不成土”等山形,都容易形成养尸地。

    《祝由图录》里关于养尸地有过这么一段描述:天机难识更难精,仔细寻龙认星辰。发脉抽心穴秀嫩,藏风避杀紫茜丛。欲知骨石黄金色,动静阴阳分合明。此是阴坟尊贵格,留为后代作真传。

    这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因为林易并不精通葬理辨龙之类的经书,所以并不是非常理解。

    但在诸如青乌子的《葬经》、郭璞的《葬书》、管辂的《地理指蒙》、杨筠松的《三龙经》等葬理辨龙经书中,均认为“养尸地”在丧葬风水中是最为恐怖、危险和忌讳的墓地。

    死去之人的遗体误葬在养尸地后,人体的肌肉及内脏器官等不仅不会腐烂,而且毛发、牙齿、指甲等还会继续生长。

    尸体因夺日月之光汲取天地山川精华,部分身体机能恢复生机,有如死魄转活便会幻化成僵尸,四处游荡,残害生灵。

    ......

    这整个村落变成了一处养尸地,可见姚记腊肉的夫妻俩道行之深。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