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52章 ?内中缘由(求推荐!求月票!求订阅!)-《大明第一败家子》


    第(1/3)页

    看着蹇英径直登上四轮马车,何庆不由大松了口气。

    这些年强大的钱粮压力压得他喘不过气来,如今总算是看到了希望。

    回城的路上,朱祁镇对蹇英开口道:“说说这件事吧!”

    之前蹇英就准备开口解释,可正巧何庆来了,被他打断了。

    蹇英叹了口气,无奈的对朱祁镇道:“陛下,当初不是没报,只是当时的知府认为何大人是用朝廷的钱粮给自己买善名,所以就直接驳回来了!”

    “驳回来了?”朱祁镇一怔,满脸疑惑的看着蹇英:“恐怕没有这么简单吧?”

    重庆知府的理由完全就是欲加之罪,直觉告诉朱祁镇,内中肯定还有其他原由!

    蹇英点了点头:“当时府通判出缺,而知府打算让他在武隆县做县令的知县补缺,若任由何县令的想法报上去的话,肯定会受到布政使司和提刑按察使司衙门的注意,到时候,他就没办法无视何县令而提拔他的小舅子了!而且何县令今年就到九年任期了,到时候就算不升职也会调离巴县,所以知府才会这么做!”

    “不知死活的东西!”朱祁镇嗤道,脸色也变得异常严峻起来。

    这样的事在大明非常普遍,甚至不仅仅只存在于地方官和文官,朝廷和军中也屡有类似的事发生!

    宣德十年的甘肃之战,就曾发生一名卫指挥使的小舅子,凭借那位指挥使的声望将两千精锐骑兵毁于一旦!

    事后朱祁镇虽然也严惩了当事人,甚至还让都察院和五军都督府、兵部派员严查,但恐怕也只是治标不治本。

    人生而自私,真正全心为国为民的凤毛菱角,而这些人,大部分都因为上官的刻意打压而碌碌终身。

    想要尽可能的避免这样的事,就只有在举荐制度上下功夫。

    朱祁镇深深的叹息了一声,道:“回城后,带朕去看看那些孤儿吧!”

    “是!”蹇英躬身应道。

    回到城内后,已经到了下午了,在街边酒楼简单的吃了点后,便在蹇英的引导下去往何庆收留孤儿的地方。

    大约半个时辰后,朱祁镇一行来到了一座占地约百余平方的简易院落,虽然简易,却还是能够遮风挡雨,算是一处不错的栖身之地!

    还没进院,院中稚嫩的孩童笑声便传出。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