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雨水盐的奥秘-《汉末苍天》
第(2/3)页
……
姬平身后,各大世家的管事唉声叹气,乱成一团,一旁的崔钧也是面色凝重的道:“主公,这晒盐之时最怕暴雨洪灾,一旦四面有洪水入池,今年的晒盐之事便要歉收了。”
听崔钧这么一说,姬平面色也变得凝重起来。
这次他从雒阳把近四十万百姓迁居到两河之地和上党郡,纵然现在开始屯田,但从今年秋冬到明天夏季小麦成熟这个期间,缺粮就是个大问题,一个弄不好,就要饿死无数人,引发民乱。
他本来的计划是占据盐池,以盐换粮,渡过这半年的缺粮期,但若是这盐池也歉收,恐怕他的打算就要落空了。
这时,他身边那老盐工看了看天上阴云,却不紧不慢的笑起来:“将军不必担心,只要让人取来雨具遮雨便是,这雨不会下长久,也不会毁坏盐畦,倒是下得正好及时。”
“长者通晓天象气候?”姬平凝重的神色一松。
老盐工颇有几分自得的道:“种盐者不知天象,是庸人也。”
众人一听老盐工这么一说,登时放松了许多,有些人面上还露出喜色,喃喃自语:“莫非又是老天赐福……雨水盐……”
一旁耿忠却是急命手下去为姬平取雨具。
只是片刻,豆大的雨点便落了下来,雨具还没有取来,盐畦之间也无从躲避,耿忠和一旁的两个亲卫急忙脱下外衣要给姬平披上。
姬平却摇头阻止。指着身边的老盐工、卢植和袁基,道:“先给他们披上。我年轻力壮何惧区区雷雨,着几个亲卫扶好他们。小心路滑。”
他身边众人中,老盐工年龄最大,将近六十,卢植年近五十,袁基年过四十,都是过了壮年,他可不想因为个巡看盐田,便让三人淋雨生病。
至于他自己,本就比牛还壮。当初在雒阳大雨中连番作战,近百里奔袭,全然无事。
耿忠愣了一下,立时执行了姬平的命令,不过也给姬平披了件衣服,姬平又把肩头的小天涯塞入怀中。
很快,又有亲卫找来了几件斗笠蓑衣,姬平也命他们先给卢植三人披上。
这小小的一件事,却让卢植和袁基眼睛湿润。连老盐工也颇是感动,看向姬平的眼神亲近了许多。
便是后面的众世家管事看到这一幕,也若有所思。
他们突然发现,这个少年能得到淮南袁氏的家主袁基、名满天下的卢植忠心归附。绝非偶然,也不是单凭什么武力和家世,只眼前这一幕。便让他们不少人隐隐有了期待。
这时,姬平又看向老盐工。问道:“却不知长者刚才所问何事?”
老盐工呵呵笑道:“将军有所不知,其实经历四道盐畦晒出的盐。并不是上等的好盐。”
姬平一怔:“莫非长者还有什么好方法?”
他刚才便尝过第四畦里晒出的盐,虽是经冬历夏,但仍是有微微的苦涩,比后世食盐的质量还是差了许多。
老盐工指着天空,道:“要出上等好盐,还要靠这这天上落下的雨,这雨要是下得大,下得久,四面发起洪水,盐畦就会被冲毁,颗粒难收。但这雨要是下得不大不小,落入这第四道盐畦中,与卤水相合,待雨停后卤水晒干,结出的盐就是最上等的好盐,颗颗粒粒,比雪花还要白,没有一点苦涩,我等盐工把这种盐,叫做‘雨水盐’。”
“雨水盐?”姬平不禁仰起头,经历了雨水淋浇,盐粒苦涩消去,必然是其中的一些杂质再次被分离了。
看着漫天落下的雨水,姬平思索着这雨水落入卤水,为何能再一次分离开卤水中的其他成分,让结晶出的盐消去最后的那点苦涩。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