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二章 性格-《文艺生活》


    第(2/3)页

    李晓龙在西方具有不小的影响力,可惜英年早逝。

    李连节刚好弥补了这个空白,他的打斗在凶狠的基础上增加了观赏性,更为潇洒利落,观众看得过瘾。

    在这种情况下,其他武打演员无论是学程龙的路子还是李连节的路子,都难以打入西方市场。

    或者说,只要有他们两人在,其他武打演员就机会渺茫。

    功夫片在西方的市场不大,有一两位功夫巨星就足够了。

    西方观众会认为既然有了李连节,为什么还要看和李连节一样的演员呢。

    好莱坞导演在选择华人武打演员的时候先会找李连节,只有李连节不要的角色才能轮到其他人。

    这就是同类型演员的悲哀。

    《卧虎藏龙》能在西方获得成功,是因为片中的武打场面既不是程龙的喜剧功夫片,也不是李连节的硬汉功夫片。

    它是一种带有文艺范的功夫片。

    西方观众觉得新鲜,这是它成功的原因之一,但这种新鲜有一个度,当这种类型的影片看多了,也会厌倦。

    《卧虎藏龙》开了一个好头,未来两三年内这种影片在海外都会有市场。

    好梦公司跟风拍一部《英雄》,两年后再拍一部《卧虎藏龙》的续集。

    接下来要看具体的情况,在国内或许还有市场,海外基本上饱和了,毕竟不是只有好梦公司一家电影公司。

    其他电影公司看到能赚钱,也会投拍武侠片。

    这和同类型演员的遭遇一样,同类型的电影也是如此。

    还有一件事需要担心,不要低估了好莱坞吸收外来文化的能力。

    看到《卧虎藏龙》受欢迎,好莱坞电影人会注意到并吸收、引进武侠片的武打技巧,再加以完善。

    他们在电影里使用威亚和套招,白人演员模仿东方式的打斗。

    加上好莱坞精良的特效,改进后完全能满足西方观众的需求。

    到那时,这种类型的武侠片在海外就失去了竞争力。

    当然,不能因为担心就不拍片了,好莱坞能学习和创新,华语电影同样可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