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九章 对话-《文艺生活》
第(2/3)页
这是互联网企业的特点,前期就是个无底洞,完全依靠资金的支持。
就像时光网一样,林子轩一年要投入几十万来维持网站的正常运转,随着网站的规模扩大,投入也会增大。
但这种网站没办法盈利。
以后或许能卖卖电影票或者和电影相关的产品,现在只能靠林子轩支撑着。
投资互联网说起来容易,要能把前面几年熬过去才行,百分之八十的互联网企业都倒在了通往成功的道路上。
这时候,林子轩接到了一个来自华国电视台的电话。
打电话的是一位他熟识的编导,在经济频道工作,毕业于京城广播学院。
林子轩以前经常出入华国电视台,认识一些人,有的还保持着联系。
经济频道今年做了改版,这位编导打算制作一档叫做《对话》的栏目。
其实和《姗姗访谈录》类似,都是针对社会上的热点新闻采访当事人。
作为经济频道,注重的是企业家或者财经领域的话题。
他打电话不是向林子轩取经,华国电视台精英云集,这种栏目没有技术含量,只要找一位好的主持人和有趣的话题就行了。
他向林子轩打听了韩含的情况。
韩含的小说《三重门》一个半月的时间销量突破十五万册,按照一本书十六块钱计算,他能拿到将近二十万人民币的版税。
这还只是开始。
媒体预估这本小说能为韩含带来过五十万的收入。
如果林子轩的小说赚到五十万,大家认为很正常,不值得报道,但一名高中生赚到五十万,在这个时代绝对属于热门新闻。
普通工人一年也就挣个几万块,一个高中生写本小说比他们十年挣得还多。
这种对比太强烈,通过出版社和媒体的宣传,韩含红遍全国,红得紫。
华国电视台的《对话》栏目想邀请韩含和教育专家、社会学者进行一场对话,他们还会找一位品学兼优的同龄人和韩含交流。
“你们是什么立场?是批判还是单纯的探讨?”林子轩直接问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