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四章 工业和艺术-《文艺生活》
第(2/3)页
不过郑洞添身兼数职,工作很忙,林子轩不知道他会不会答应,这才等到剧本通过审查后再出面邀请,顺便说说东京电影节的事情。
林子轩打算出路费让《我们俩》剧组的成员和演员前往东京参加电影节。
那些剧组成员是电影学院的学生,拍片子没有工资拿,白干了一年,虽说是毕业作品,大家心甘情愿,可总要有所表示。
再说了,这帮人和林晓玲配合的不错,就算以后毕业了也可能会继续合作。
还有演员,徐晶蕾不用说,就说金亚琴,人家当初降低了片酬参与拍摄,在拍摄期间极为配合,任劳任怨,展现了一位老演员的职业素养,贡献了一次精彩的表演。
那么请大家到东京转一转,玩一玩也在情理之中。
这部片子说起来和林子轩的关系不大,但很多事情不能这么算,就当是结个情分。
“这是好事,你既然愿意破费,让他们见识见识也好。”郑洞添赞同道。
“那拍《小城之春》的事……”林子轩询问道。
“这个本子我的确喜欢,就怕事情太多,心思太杂,拍不出感觉来。”郑洞添犹豫道,“拍这部片子要真正沉下心来才行,我现在正在风口浪尖上呢。”
郑洞添说的是国内电影行业的一场针锋相对的争论。
进入九六年,引进好莱坞大片成为常态,大家习以为常,观众对好莱坞大片的热情逐渐降温,不再那么追捧了,但在电影圈子里却展开了一场“电影是什么”的争论。
一方认为,电影先是一门艺术,其次才是一种工业。
另一方觉得电影先是工业,其次才是艺术。
国内引进的好莱坞大片主要以动作和科幻为主,国内的电影人现好莱坞电影的工业化程度远世界各国,用碾压来形容也不为过。
影视产业的工业化是指要把影片作为一种产品来看待,这个过程包括产品的开、生产、营销、售后服务等一系列的工业体系。
好莱坞工业化的特点是:明星制、专业化、后产品营销、跨行业渗透、全球化。
他们提倡的是合作共赢,每个人在这个工业体系内各司其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