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生存机器-《从人类毁灭之后开始》


    第(2/3)页

    相比于灰属藻的数量,它们的数量少的太可怜了,而且它们的消化能力不强,有时候吞一个细胞,都得一两天的时间消化。

    再加上灰属藻中有不少金属物质,这些金属物质被吞进细胞后,很可能损伤到“吞噬怪物”细胞内毫无防护的复制分子。

    因此在过去十八亿年中,“吞噬怪物”都被灰属藻压制的死死的。

    但是随着一代代的变异、进化,吞噬怪物变异出了新的种类,它们将灰属藻吞噬进去后,没有消化灰属藻,而是圈养起来,让灰属藻在它的细胞内生活,为它提供能量。

    经过了几千万年的磨合,在一代代的进化中,被圈养的灰属藻逐渐退化,成为了吞噬怪物中的一个器官,专门为吞噬怪物制造能量。

    不仅如此,吞噬怪物也开始吞噬、圈养其他的细胞,让这些细胞成为它们的一部分。

    日后当程深注意到这种情况时,他的脑海中冒出了一个名词——真核细胞。真核细胞含有大量的细胞器,熟知的就有线粒体、叶绿体。

    有种内共生学说,就是说线粒体和叶绿体,在几十亿年前曾是某种细菌和蓝藻,它们被原始的真核细胞吞噬后,形成与宿主细胞互利共生的关系,久而久之,成为真核细胞的细胞器。

    在一代代的吞噬中,吞噬怪物出现了各种分支,它们拥有着各种不同地细胞器,复制分子也被细胞核保护起来。

    有了细胞器的分工,吞噬怪物的生命活动变得高效起来。

    如果将灰属藻看成原始的农耕社会,一家人的衣食住行都要靠自己解决;

    那么吞噬怪物就像工业化的社会,社会中的各项工作都高度分工,人人各司其职,社会运转的效率自然有了大幅提升。

    除此之外,有了细胞核的保护,吞噬怪物细胞内发复制分子有了保护,它们更不容易受损,存活率有了显著提高。

    经过两亿年的进化,吞噬怪物逐渐占据了优势,它们有更高的效率、它们的复制分子能更好的保护自己、繁衍后代,相比之下,灰属藻几乎没有任何能拿得出手的优势。

    自然而然的,吞噬怪物向灰属藻帝国发动了反攻,在它们面前,昌盛了二十亿年之久的灰属藻,已然处于劣势地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