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五章 太子相请-《大宋就应该豪横》
第(1/3)页
一阙破阵子而已,并不会对汴京城有多大影响,流到了赵佶的耳朵里,挥毫而就,写了下来,很满意,当然满意的是自己的字,至于词句之中那金戈铁马的激情,老赵没那么大的兴趣。
汴京城里,三省六部都很忙,因为战争而忙,江南不担心,淮西不考虑,但是高俅带着禁军出兵了,后勤要有保障,只不过现在三省六部跟多要忙的是流民怎么办。
烽烟四起,到处都在打仗,老百姓们并不是谁都想要造反的啊,所谓的起义军中,更多的是被哄骗的,甚至是被胁迫的,没了生计,大家都去打仗了,能怎么办?
想要搏一把的,跟着一起干,不想的,只能成了流民。
南边,北边,西边都打仗,让人活吗?
大佬们是不会管那些的,只要汴京城没事就好,只要自己的老家没事就可以了,至于其他人死活?当然,死活还是要管管的,大宋地广人稀,找个地方挪过去便是了,只是后面的事怎么管?怎么安排?
大宋官场的弊端出现了,权利重叠,各部推诿,重叠的部门之间为了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扯皮,三省也一样没法马上敲定章程,官僚主义体现了一个淋漓尽致。
于是,杨浩进宫了,无烟煤早早地就让宫里先用上了,这东西好用,赵佶很开心。
见到杨浩来,老赵同志笑了:“听说爱卿近日做了一阙破阵子,不错,朕很喜欢。”
看着这个不务正业的家伙,杨浩是真的懒得再跟他废话:“官家,臣此来有一事相求。”
“哦?何事?说来听听。”
少有的见杨浩会这么正经,赵佶也挺意外的。
“关于流民。”
“流民?爱卿可是有什么想法?”
“官家,臣以为,这些流民可以迁移至淮北一带,那里矿区丰富,地广人稀,正适合将这些流民迁移过去,暂时不考虑土地的问题,可以先进矿区,最起码可以吃饱饭,能活下去,等到平定了叛乱,想回去的自然可以回去,不想回去的,也可以留在矿区。”
杨浩现在缺的是人,矿区要扩展,只从淮北一带招募矿工是扯淡,老百姓们内心里最渴望的还是土地,不可能放弃了自家的良田全身心的投入到矿区里去。
第(1/3)页